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看来这种一两周内的小presentation就是这样的。
没有实质性进展才是常态,能把前沿现状炒熟于胸、跟紧教授的节奏就算不错了。
不然要是每个月都有新的奸计对抗,那国务卿和参议员们还不得在终生学习中累死啊,能不能愉快地享受人生了。
第二个上台的帕特里克,平时做理论研究比麦卡伦厉害些,也勤奋些。
但是这次的课题,因为是涉及与议会的对抗,他家里毫无从政经验,这方面底蕴太差,最后报告效果有些不堪,也就不必赘述细节了。
排第三的莎拉。桑德伯格情况恰好相反,她家是某些犹大财团基金会的,经常干暗中Lobby的龌龊事儿。所以轮到她的时候,颇说出了几点在秘密外交的蒙混答辩过程中、含糊其辞的话术建议。
基辛格听得频频点头,觉得今天的至今为止的三个汇报,应该以莎拉的水平为最高了。
当然,他也要勉励敲打一下:“不错,有点儿建设性。不过,莎拉,你也要注意,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制度建设。你的这两个建议,可复制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跟使用者的个人口才有很大关系。
如果是我,当然没问题了,如果换一个年轻、口才经验不足的外交官,难免会顾此失彼的。这些,你可以作为将来的‘实务经验’,而不应该归入‘学术研究成果’。学术研究成果追求的是可复现性。”
莎拉虚心地点点头,表示接受教授的批评,又忍不住委婉地解释:“我觉得,能够有资格考虑这些问题的人,口才应该都不会太差,口才太差的人怎么当得上国务卿呢……”
她这句话辩解之余,看上去有些撒娇失礼,其实是暗暗吹捧拍马屁。
不过基辛格也不会吃这一套就是了。
他语重心长地教导:“并不是所有因为外交密议过程被参议院质询的人,都是国务卿。那是60年代以来的老黄历了,如今总统的私人顾问团队在急速膨胀……”
基辛格说的是实话,比如APNSA这个职位,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这就属于总统的私人幕僚,这个岗位出现时间并不久,是53年才被艾森豪威尔总统设立的。当时是因为总统觉得让国务卿做外交接洽的事儿,被两院掣肘太多,所以设了个私人顾问岗位。
此后20几年里,顾问是越来越多的,然后有些顾问干的事情大了,又被两院拉去规范一下,总统就只能再设新的不受监控人马。
说得难听点儿,就像锦衣卫被文官系统监控了,就只能另设东厂。东厂都被拴住了,那就西厂内行厂……
李根后来“伊朗门”出事儿的买克否冷,其实就是已经第三波外围安全顾问了,相当于“内行厂”级别的狗币倒灶阴暗喽啰,处理总统最见不得人的脏事。
只可惜,这些风险莎拉。桑德伯格并不能理解。
因为她不知道如今联邦的秘密外交官员素质已经下降到什么程度了。
基辛格盯着莎拉的眼神看了一会儿,读出她内心并不服气,便叹了口气,转向顾骜:
“好了,最后一个,顾,你准备好了么?”
“没问题。”顾骜说着,就拿着汇报材料起身,准备上讲台。
基辛格:“别把话说太满,你先扪心自问、对照一下三位前辈的发言,确认一下你能否讲出新意来。如果没什么新意,我允许你不用讲、把纸质报告交给我私下看也行。你是第一次来,我不勉强。”
基辛格这番话也不是看不起顾骜,更是给顾骜一个台阶下,如果干货不够多的话,可以留点面子。
“不用了,我觉得亲自讲解效果会比较好。”
顾骜拒绝了那种委婉。
然后开始侃侃而谈。
因为每个人的汇报,光是现状调查就要十几分钟,后面讲对策、被提问、交叉质证,怎么也得半个多小时。
所以顾骜上台时,全体师生听加讨论,已经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精力下降很明显。
顾骜的前十分钟,并没有比麦卡伦和莎拉更出彩的地方,听得人昏昏欲睡。
有几个对华不太友好的硕士生就开始蠢蠢欲动。
“就这种水平,也没什么好坚持上台的嘛,把纸质报告往教授那儿一交,还少丢点脸。”一条澳狗龙套在台下窃窃私语。
加新双畜偷偷附和。
其他正派的同学倒没怎么受影响。
不过这种表情异动,基辛格看在眼里,哪怕没听见对方说话的内容,也大致能猜个差不离。
他清了清嗓子:“顾,从后一部分开始吧,直接讲建设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