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顾唤半夏沏了壶茶,却放在小几上,半天也没有动一口。传了晚膳,撤下去的时候,只少了半碗粥。
半夏看着桌上的饭菜,默默地自己按照裴顾平日的喜好,吃了大半,才让丫头撤了下去。
世子回来的路上就有点不对劲,回府以后更是不正常,如果让那位知道世子连晚饭都没吃几口,天晓得会有什么幺蛾子。
杨氏与世子的相处,气氛总是很怪,声音发腻,衣着光鲜,一点也不像母子间的相处。
裴顾看着半夏正要默默地退下去,喊住了他,寻出一只紫檀木的匣子,然后点了灯笼,去了府后面的小灵堂。
烛火幽幽的一豆,穿堂风一吹仿佛就要吹灭一样。藏青色的帐子沉沉重重地垂在地上。侧边的案子上供着母亲的牌位,刻着母亲的名字,供奉着香火瓜果,整理的倒还很干净。
裴顾沉默不语地跪了下去,半夏提着灯笼在门外立侍。
那股仇恨积压良久所变成的他承担的负累,像一潭泥沼一样将他深深地陷进无边的黑暗深渊。
一个人安静的时候,痛苦总会无穷无尽地折磨着他。母亲死得这样委屈,而他却没有能力保护母亲的尸体。
甚至用一把火烧了干净,连骨灰都几乎不存。
他只在慌乱中留下了一支白玉簪。
雕刻着出水莲花纹,高洁清雅,像极了母亲平素的模样,常常寡言沉默,但温煦如春风。他在书房背书写字,母亲就会让人端来亲手做的糕点,桂花酥,芡实糕,再配一碗莲子羹,或者山药粥。
味道清甜。母亲去书房看望他,总是他那个年纪最最欢喜的时候,不知道是尤其喜欢那几碟子的点心,还是喜欢母亲笑着叮嘱他仔细身体的声音,抑或是母亲身上带着的淡淡茶香,让他混沌的脑子能立刻清醒。
坐在竹意馆里看书时,时常会走神想“母亲什么时候回做好点心、宵夜过送过来?”但是一晃神看到竹意馆里全然和自家不同的样子,就会黯然失落许久。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可是一旦想到,再也见不到母亲温煦的笑容、闻不到她身上那清甜的茶香、再也没办法尝到她亲手做的糕点汤羹回忆的点点滴滴会毫无征兆地侵入骨子里,闯到人心里,钻的人心里生疼、眼睛发酸。
他就偷偷地在夜里哭过一次,然后亲手用小刀做了一只木匣子,将白玉簪装在里面,埋在竹意馆后,刻了碑、立了冢,这才总算有一个可以祭拜母亲的地方了。
也是那时候,暖暖随着师叔来到了无音谷。
小丫头心思单纯,笑容甜美,肆无忌惮的童声童言总是能逗乐他们。像个小太阳一样,把他心里的艰涩、痛苦,几乎统统晒了个一干二净。
那时候的暖暖不过五岁多,心地善良,她偷偷跑到竹意馆后面去想找他玩耍,却发现他沉默的对着母亲的墓碑垂眸。大约是发觉出氛围尤其沉重、又或许认得墓碑上的些许字,她静静地站在一旁,温声问他:“这里面是裴师兄的亲人吗?”
“是我母亲的一支簪子。”
“为什么是簪子?”
“因为我没能保护她她只留下了一支簪子。”
“裴师兄,节哀顺变。”她蹲在他身边,轻轻地出声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