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臣以为,边防固然重要,但仅靠兵力镇压,终非长久之计。若能分化蒙古内部,让各部彼此牵制,再辅以经济手段,或许能从根本上削弱他们的威胁。”
“分化内部,辅以经济手段……”朱雄英低声重复了一遍,眉头微微蹙起,目光中多了几分思索。
片刻后,他忽然抬起头,缓缓说道:“先生的提议极好,但雄英以为,仅仅分化和经济手段还不够。蒙古人逐水草而居,若能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立贸易站,既控制了他们的补给,又可以通过贸易获取情报,这样或许更为稳妥。”
刘伯温闻言,目光一亮,赞许地点了点头:“殿下的见解,正合臣之意。以商制兵,实乃高明之策。”
他说着,目光中多了几分探究:“殿下年纪尚幼,却有如此深远的见解,实在令人惊叹。”
朱雄英听到这话,心中一惊,连忙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笑着说道:“先生过奖了,雄英不过是胡乱猜测罢了。”
刘伯温看着他那副“谦虚”的模样,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抹浅笑,心中却已经明白,这位太孙绝非普通的九岁孩童。
不过,他并未点破,而是笑着说道:“殿下的聪慧,臣今日是见识到了。”
随后,他似笑非笑地说道:“既然殿下能在此停留,不如留下用晚膳吧?臣这寒舍虽简陋,但厨房的手艺还算过得去。”
朱雄英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雄英叨扰了。”
刘伯温拱手笑道:“臣的荣幸。”
刘伯温亲自将朱雄英引入内厅,嘱咐刘链陪太孙殿下聊天。
他自己则暂时退下,去安排晚膳。
厅堂内,朱雄英与刘链面对面坐下,目光落在刘链书案上的几卷竹简和未完成的书法作品上。
“刘兄,”朱雄英笑着说道,手指轻轻指了指那摊开的竹简,“你平日可真勤奋,这些都是你自己抄录的?”
刘链连忙摆手,脸上带着一丝谦逊的红晕:“殿下过誉了,这不过是些闲暇时练字之用,谈不上勤奋。”
朱雄英站起身,走近几步,随手翻开一本竹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抄着《礼记》的章节,字迹隽秀,端方严整。
他略带调侃地说道:“果然是出自刘先生之子,这字迹比我那些教书先生还要工整几分。”
刘链闻言,顿时更加腼腆:“殿下谬赞,学生不过是听从父亲教导,按部就班习字罢了,不敢与殿下相比。”
朱雄英摆了摆手,笑道:“刘兄太过谦逊。看你这般沉稳内敛,我倒有些羡慕了。我整日忙着琢磨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倒把四书五经撂在一边了。”
刘链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殿下心怀天下,又能钻研技艺,学生自愧不如。只是……殿下真的觉得,学问与技艺不能两全吗?”
朱雄英被问得一怔,随即若有所思地说道:“确实,两者不可偏废,但总要有所取舍。不过,若能兼而有之,倒真是件美事。”
刘链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钦佩:“殿下说得极是。家父常常教导我,不论是经史子集,还是工艺技巧,只要用心去学,皆可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