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展示的肌肉数量够多,多到让美军忌惮紧张。
只有这样,才能给此次事件的解决,创造出一个优势在我的良好氛围。
“对,他们关咱们禁闭。
咱们也应该关他们禁闭。
他们要是不撤,那就要接受通讯中断的煎熬。”陆军的几位司令认为这事可行。
“干扰这一招倒是一手妙棋!
只是无线电干扰,没有任何开火,也不违反国际法。
只要技术能形成压制,我们空军保证完成任务。”空军司令赵长空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一招,可是奈何时间短任务重,他实在是心里没底。
就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在拿到一把新式单兵武器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花点时间研究一下!
空军从接手这两架大型预警机,到人员的挑选这才几天?
有句让大家扫兴的话不好意思说出口,可是并不代表大家能忽视客观存在的事实。
两架飞机的机载人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配齐。
飞行员并不缺,在这方面空军有的是人才。。。
但是想要配齐雷达操作手,情报分析员,空中调度员,以及指挥人员还需要些时间。
之前,空军倒是从隶属的雷达站,挑选了一大批专业对口的战士。
也从各机场抽调了一些调度方面的人才。
指挥人员也可以从地面指挥搬迁到空中指挥。
可是情报分析人员,这可是一项听着简单,但是却要求极为专业的工作。
这种专业能力,对人的要求反应速度要快。
而这种快速反应能力,是建立在海量的知识储备之下才能完成。
战场上数据采集抵达空中预警机后,情报人员就必须要在极端时间内给出分析,从而让指挥员去完成调度以及火力配置。
是极端,不是极短,甚至完全可以说对分析人员的时间要求有点变态的苛刻。
毕竟,战场上多浪费一秒,就是对己方士兵的不负责。
当战场的情报采集回传到预警机之后,分析人员在这一秒甚至都不知道他要面对的信息是陆军的地面信息,海军的海上信息,还是空军的空中信息。
即便像某些国家,在空中预警机设置了不同的专人,专门负责某一个方向的情报。
分析人员也要对各自负责的军种了解极深才行。
假设在一处前线公路,己方一个坦克连正在按照上级指定的作战区域前进。
此时,在行进的路上突然遭遇了埋伏。
当枪响的第一秒,海量的数据就已经开始上传。
分析人员要通过坦克连采集的数据,坦克连随行单兵系统采集的数据,以及空中调度增援的无人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而这种分析,不可能等到所有数据全部到位后再工作。
只能是从有限的数据中,找到有用的东西并且理性分析。
敌人的数量规模。。。
敌人的火力配置。。。
敌人是否有增援部队。。。
敌人是否有隐藏单位还没有使用?
此次攻击是迟滞行动,还是试图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