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你说说这本书的写作故事。
2018年的夏末,六月二十三日的黄昏,携着大一学年末的余晖,我怀揣着满腔热忱,踏上归途,心中绘就了一幅暑期创作的宏伟蓝图。我计划每天五点半起床和晚上2230睡觉,希望自己突破文字的疆界,让笔下的故事跃然纸上。
然而,命运的织锦总爱交织意外与挑战。家中的煤气屋改造计划如同夏日突来的骤雨,打湿了我精心铺设的文思之路。那一刻,心中的失落如同秋叶飘零,无声却沉重。若非弟弟军旅生涯的牵绊,这五年过年都不能回家的缘故,我或许早已选择逃离,于异乡的暑期工中寻觅另一番风景。
七月,中旬的天空没有预期的澄净,我的简书世界遭遇了一场无声的风暴,账号被封,千余名追随者的岛屿瞬间成为空城。多次申诉,如石沉大海,心中难免生出几分凉薄。失望之余,我并未沉沦,而是以新生之姿,重启同名的航船,再次启程。
在重聚零星粉丝的旅程中,我才发现真正关注我写作的人不多。我知道前段时间的无限制给别人发简信求关注,是封号的根本原因。也就是从这件事情开始,我特别注重粉丝质量了,减少无效的社交。我把处女作一天更新一章的频率发到新注册的简书上。
八月,煤气屋的尘埃落定,弟弟的归来带来了短暂的欣慰。原以为,这将是创作的黄金时刻,却不料父亲的雄心,像夏日的烈阳,炽热而不可阻挡。他欲开辟副业,让家中弥漫起老干妈般的豆香。于是,我和弟弟成了这场家庭创业剧的主演,我们的舞台是后山那栋两层小楼,任务是将岁月累积的木料迁徙,为旧墙换上新装。灰泥与汗水交织的日子里,虽然体力的劳动轮换给了彼此喘息的空间,但心中的创作之火,却在一次次的挥铲与等待中,渐行渐弱。
最后的半个月,时光如沙漏般疾速流逝。在老家金黄的稻田里,我和弟弟携手收割着季节的馈赠,那一周多的时间里,我们与大地亲密对话,与稻田共舞。随后,我们又在好友海龙奶奶家的温馨小屋里,寻找着青春的记忆,近一周的停留,仿佛是对即将逝去假期的温柔告别。
尽管七月的夜晚,每天九点后的时光静谧如水,供我自由挥洒,我却迟迟未将思绪化为墨迹。直至八月的轻纱悄然拂过,几番星月轮回之下,我终于在高中同窗馈赠的笔记本扉页,勾勒出了第一章的轮廓。那些夜晚,文字在纸张上翩跹起舞,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领着我穿越现实的桎梏。
某一夜,父亲不经意间看见了我笔耕不辍的身影,言语间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这文字的海洋,难载生活之舟。”我沉默,心中却有千言万语。我深知,生活固然需要面包,但心灵的滋养,源自那份不问归途的热爱。在内心深处,我固执地相信,唯有追随热爱,方能抵达灵魂的彼岸,绘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
去学校前的几天晚上,我沉浸于处女作的梳理之中,如同园丁修剪枝桠,每一处删减与保留,都是对过往的一次审视与致敬。我回望曾经的荣耀与起点的朴素,逐渐领悟,创作的价值,不在于浮夸的数字堆砌,而在于字里行间流淌的纯粹与深情。我渴望的,是在无欲无求的书写中,触及艺术的真谛,让“作家”二字,不仅仅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每一步脚踏实地后,更加清晰的自我定义。
2018,对我而言,是期待蜕变的一年,是渴望在文字的征途中,遇见更好自己的年份。我期许,在这一路上,不仅有文字的陪伴,更有心灵的觉醒与成长,让每一次落笔,都成为向“作家”梦想迈进的坚实步伐。
九月,携着初秋的凉爽,我踏入学校的门槛,也迈入了创作的新篇章。在此之前,那些承载着处女作斑驳记忆的笔记本,被我温柔地搁置在家。它们,见证了我无数次灵感的迸发与情感的倾注,却也因时光的累积显得厚重而难以携行。于是,我选择了一本A4规格的素描本,它轻盈且灵活,页面可随意拆解重组,便于我随时记录,亦易于分享给未来可能相遇的每一位读者。
然而,仅仅一周之后,我的思绪犹如秋风中的落叶,飘忽不定,萌生了远离网络喧嚣的念头。在一个周末的上午,我独自漫步至武汉大学的樱花园,试图在这片学术与自然交融的圣地,孕育出第四部以武大为背景的小说。遗憾的是,那天的体验并未如樱花盛开般绚烂,反而平添了几分寂寥与困惑,使我意识到,在这片知识的沃土上直接催生杰作,似乎过于理想化。
在离开的那一刻,我轻轻按下发送键,宣布了我的退网宣言。这份仪式,不仅是对读者的宣告,更是对自己内心的承诺,愿以此为契机,沉心静气,让创作的源泉回归最纯粹的状态,不被外界纷扰所动摇。我期冀,在远离数字世界的喧嚣后,能找到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幽径,让笔下的故事,如同深秋的果实,经由时光的酝酿,终成甘甜。
【关于浅水涅槃消失网络世界一年的通告】
前言:我想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退出网络世界,期限为一年。一直以来,我都是说得多做得少。许多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就定下目标。这次,我想尝试过一段“不受外界打扰”的写作时光。
三不误:写作、看书、学习。
想法:我想过高中三点一线的生活,进入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复读状态。
必要性:成名作《谈一场校服到婚纱的恋爱》复读篇需要我再体验一次复读那般的生活,才能够写好这部作品。
写信: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果你们愿意给我写信,我会非常开心给你们回信。请发短信给我,我会告诉你地址。
寄语:期待一年后,你们还在,而我也带着更好的作品回归。
期待一年后,我们都能够成为更好的人。
最后,感谢你们一路的支持,希望我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浅水涅槃于武汉大学樱花园
201898
九月,我成功地遁入了自我构建的静谧世界,与外界的喧嚣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然而,十月的国庆佳节,这份平静被悄然打破。我开始着手准备赠书事宜,为每一本书页题写寄语,这不仅仅是一场文字的旅行,更是心灵与记忆的追溯。我沉浸在过往的对话中,试图捕捉每一位读者的轮廓,将那些珍贵的瞬间凝练为扉页上温情的话语。七日光阴,尽数倾注于此,虽收获了数位读者温馨的线上回应,却未能盼得一封手写的信笺,心中不免留下一丝遗憾。赠书之举,虽赢得共鸣,却也令我反思,是否过于急切地跨越了时光的河流,忽视了循序渐进的力量,以及与自己那份最初的约定。
步入十一月,我做出了一个颠覆性的决定——休学。在此之前,每一堂课我都未曾缺席,每天上午,我都在文字与书页间穿行,用知识的光芒点亮前行的道路。休学之后,时间的天平彻底倾斜,我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挚爱的小说创作中,每一个清晨的曙光,都成了我笔下故事的见证者。我深知,这是一种赌博,一场关于热爱与未来的豪赌,我愿以全部的热忱与生命,去追寻那片文学的星空。
十二月,初冬的寒意里,我携着这部倾注心血的小说,再次步入简书的舞台。为了让更多人听见它的声音,我精心策划了一场转发赠书的活动,每一个细节的考量,都倾注了无数心血。虽然我四个QQ和微信人数都有一千多个人,但真正参加活动的,QQ和微信各占一个,这让我有点心灰意冷。倒是微博竟然收获三位读者,让我有些意外,她们的支持,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给予我慰藉。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社交的数量远不及质量重要,真正的连接,源于心灵的共鸣而非数字的堆砌。
深情作《再也没有遇见第二个她》简书正式发表通知。
嗨喽,各位读者,你们好啊!
时隔一年,今天,我正式发表这部深情作,它是我亲身经历的青春校园情感故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01关于作品名字
一年前,我取的作品名字是《有一种喜欢叫一见钟情》。但是我在这三个月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这句话:“后来我走过八千里路云和月,可再也没有遇见如她这样的人。”特别适合我和她的故事,这正是我这些年的感情真实写照。
02关于作品真实性
关于她,我写了三个日记本的日记、模仿了数十首诗词和歌曲作品、大量的书信作品。因此,我将根据这些资料真实记录了我和她的故事。
为了体现真实性,我将毫无保留(涉及私密的名字会去掉)根据章节故事配上相应的资料。
为了还原故事场景,我将会在寒假回家期间重返曾经故事发生的地方一一拍照,并依次整理上传到章节故事发生场景的下面。
03:关于作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