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绩而论,若应试者五问皆能应答如流,且切中要旨,此等俊才可为上;
若有四、三问出色者,可为中;
仅二问尚可者,便是下等;
倘或仅一问问对,抑或全然不通者,则不予录用。”
说罢,目光投向高澄,高澄捏了捏手指,微微点头示意。
杨愔微微点头,轻捋胡须,眼神中透着思索之色:
“贡士之考,除文辞与经义外,理应增考礼仪制度。
礼仪乃国之颜面,贡士若对礼仪懵然无知,日后朝堂之上必失体统。
可设礼仪问答,详察其对礼仪细节之知晓;
策论礼仪沿革,窥探其对礼仪传承之见解。
优者才高识广,入仕起点自可高些;差者尚需磨砺,日后再图进取。”
等他说完以后,崔暹也拱手说道:
“大将军,下官以为考场之地,关乎公正,规制务必严明。
可于入场之时,仔细搜身,以防挟带作弊之物。
考试期间,严禁交头接耳,若有违者,一经发现,即刻逐出考场,且永不录用,以儆效尤。
唯有如此,方能保考试之清正,选出真贤。”
崔季舒紧接着补充:“大将军,阅卷之事亦不可小觑。
当邀各方饱学之士共同参与,确保千里马为伯乐所识。”
几人对此各抒己见,高澄都细细的听着……
待讨论得差不多了,高澄便说道:
“诸位所说,俱为良策。
今日之论,就由遵彦与崔暹你们二人,着手拟定关于科设、科第,以及其间诸多秩序、阅卷规程等细则条目。
至于题考,乃为后续筹谋之事,此刻无需过度苛求深究。
待诸事完备,我来日便奏请陛下恩准施行。”
杨愔与崔暹随即抱手:“是,大将军。”
之后东魏在九品中正的基础上,加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考核人才,还定天子策问。
同时定下考试之时各类处罚、细分出科第等级,秀才多考文学辞采,孝廉则考经术章句,文试未过,策问有理亦可筛除。
高澄奏请之后,自然开始施行。
侯景自恃军功,向来不把高澄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高澄不过是仰仗其父荫,才得以握持权柄。
况且高澄现今对高欢的勋戚渐有轻慢之态,这也使得侯景内心深处对高澄暗怀忌惮与嫌隙。
彼时,侯景任职吏部尚书,与同样兼任吏部尚书的高澄在朝堂人事任免大权上屡屡产生龃龉。
高澄纵然察觉到侯景那若隐若现的敌意,却也无计可施,毕竟自己父亲麾下大将难有候景这班善谋者。
况且河南一带本就是侯景经营多年的势力范围,别说是他高澄,即便是其父高欢,如今亦是难以全然掌控。
所以面对侯景,高澄只得暂且按捺,将诸多愤懑与不满深埋心底,以隐忍之态相待。
但对于高慎,高澄却又是一番无所顾忌之态。
这日,高澄与斛律光、舍乐、秦姝等人一起到洹桥狩猎。
喜欢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