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五百年前的明朝,也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年代,最为壮丽的年代。
而自己,轻视了这个年代,轻视了大明人。
王方很后悔,后悔自己的轻视,后悔自己的疏忽。
假如他没疏忽的话,应该能早点意识到物价的上涨,也能早点意识到海禁解除的到来。
隆庆年间,明朝解除了持续百年的海禁,王方不知道这其中蕴含了多少的权利斗争,但他不相信一个刚刚上台的太子,有魄力解除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海禁,也不相信他刚刚上台,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候,就敢率先打破持续了数百年的祖宗宗法。
而这一切举动的背后,一定弥漫着激烈的权利斗争,而对于明朝的朝政而言,有决定权的,一定是江南民间。
明官多出江南,大明朝数万官吏,起码有一半出自江南。
东林党,浙党,楚党,等等权倾朝野的党派,全都来自于江南民间,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朝堂上有什么异动,率先反应过来的不一定是京城,很可能是江南民间。
物价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意味着大量的财富正在涌入江南。
江南的士族们已经率先反应过来,准备用即将贬值的银钱,购买足够的货物,朝堂上的争论还在起始阶段,而这帮为富不仁的官商,却已经开始着手收割民间的财富。
整个明朝解除海禁,到它灭亡为止,整整数亿两白银流入民间,再加上金铜等货币金属,整个大明朝的物价将翻升两倍不止,而货币的价值,也将贬值两倍不止。
直到清朝时期,白银将贬值数倍不止,以至于哪怕赔款了数亿两白银,清朝的皇族依旧可以享受荣华的生活,而这些放在明朝身上,不要说数亿两,就算几百万两,也可以将国库掏空。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年代,王方很惭愧自己的轻视,很惭愧自己的疏忽,幸好现在还不算太迟,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展开自己的布局。
当王方正在思考的时候,母亲和三婶一脸担忧的望着自己。
“这小子不会傻了吧,不就是剁手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三婶不屑的嘟囔着,目光里充满了嘲讽色彩。
假如是往里日,母亲一定会跳起来和她大骂,但在今天,却只是静静看着,目光里充满了莫名意味,仿佛看不清自己的孩子。
感受着身边的变化,寻找自己的机遇,而到了1576年的后半年,事情出现转机。
爷爷病了,病的很重,四十余岁的老人只能躺在病床上,咦咦啊啊的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中风,一种常见的老人病,这本身只是一件寻常的事,但在自己家中,却极不寻常。
直到这个时候,王方才知道,二伯是奶奶再嫁带过来的,而当爷爷病了之后,家中的一切,都是大伯做主。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这句话不是说说罢了,放在这个年代,它和法律无疑。
“三婶,你说大伯会不会把二伯赶出去。”
三婶咧着嘴笑了:“一定会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