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云寺,一个与纱縠行苏家有着不解之缘的地方,寺内的一眼泉眼,据说与苏家的古井相通,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两大家族铺设的奇妙纽带。
而栖云寺的老僧,对苏轼的宠爱,几乎达到了溺爱的程度,每当苏轼踏入寺门,老僧总是笑得合不拢嘴,那份温暖与包容,让苏轼的心灵得到了最真挚的慰藉。
苏轼仿佛化身为后山半个主宰,引领着苏油穿梭在那片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的松林间,宛如引领着一场关于自然的秘密探险。这片松林,大的挺拔如塔,小的灵动似鹿,细细数来,怕是不下千棵,每一株都承载着时光的印记。
“瞧,那些手臂粗细的小家伙,可都是我在寺中苦读之余亲手栽下的希望之树。”苏轼眼中闪烁着得意与自豪,仿佛那些松树是他文字的见证者,每一道年轮都记录着一个故事的开篇。
苏油对此倒是见怪不怪,毕竟他在种树方面的造诣,足以让他自称“林间小诸葛”。他更感兴趣的是苏轼的读书生活:“哥,你躲到这世外桃源究竟读的什么天书?莫非是自学成才的秘诀?”
苏轼闻言,摆了摆手笑道:“自学成才?那可太过无趣。我来此,是为观山川之美,植绿荫之愿,品茗香之韵,甚至尝试过制作松烟墨,可惜手艺不佳,未能如愿。”
言罢,他又话锋一转,感慨万千:“我大宋文化繁荣昌盛,看看这满山的松树便知一二。可叹的是,眉山周遭的老松,早已被砍伐殆尽,供人取用。”
苏油环顾四周,只见松涛阵阵,郁郁葱葱,不禁点头赞同:“如此说来,兄长种植松树之举,确实是一桩惠及后世的善举。”
苏轼抚着圆滚滚的肚皮,哈哈大笑道:“那是自然,若没了松树,我这一肚皮的好文章,岂非要‘断墨’?那岂不是文人最大的悲哀?”
苏油笑着反驳:“哥,你这自信可真是比肚皮还鼓。你可知,现在史世伯已掌握了煤焦油的提炼之法,那东西虽油腻,却也能替代墨汁。”
苏轼一听,眉头一皱,满脸不屑:“那煤焦油能称得上是墨吗?它能描绘出山川之灵秀,竹木之雅致?能书写出篆隶之古朴,楷草之风流?
我告诉你,那些能批量生产的,不过是匠人之技,唯有独一无二,方为书画之魂,艺术之髓。因此,油墨永远无法与水墨相提并论!”
苏油无奈笑道:“好好好,不争了,不争了。但你也得承认,这世上能欣赏书画、懂得诗词的人毕竟是少数。”
苏轼突然正色,引经据典:“古人云‘有教无类’,我助你教书育人,正是为了普及文化,让更多人懂得欣赏。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大宋的百姓,人人都能挥毫泼墨,出口成章!”
苏油心中暗笑,几千年后的世界,也未必能达到这般理想境界,但这份壮志豪情,着实令人钦佩。于是,他也不再争辩,干脆拉着苏轼,继续在这片玻璃江畔徜徉。
那江水清澈碧绿,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之上,映照着蓝天白云,美得令人心醉,仿佛连时间都在此刻凝固,只留下两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
时值金秋,江面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点点白帆如同星辰散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它们正借着西风的力量,勇敢地逆流而上,仿佛是大自然中的勇士。
船舱内,货物堆积如山,有丝绸的柔滑,有瓷器的晶莹,还有茶叶的馥郁,它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在眉山码头这个中转站稍作停留后,便各自踏上新的旅程。
一批货物如同忠诚的信使,沿着岷江蜿蜒北上,穿越群山峻岭,最终抵达益州那座繁华的古城,将远方的故事与温情传递给那里的人们。
另一批则选择大渡河这条更为险峻的路线,它们越过雅州那片翠绿的山谷,经历了无数急流险滩,最终抵达了吐蕃那片神秘的土地,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而最勇敢的一批,它们沿着金沙江逆流而上,进入了安宁河那片宁静的流域,最终抵达了大理国重镇建昌府,将中原的文明与技艺带入了那片遥远而美丽的地方。
苏油站在码头上,望着这些远去的船只,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向往:“真想去国外看看啊,感受那些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奇异风光……”
苏轼闻言,不由得翻了个白眼,笑道:“去国外?哼,想当年王全斌平定蜀地后回到京师,曾请求攻打云南,并呈上地图。
翰林学士朱震却劝阻道:‘大理国本是唐朝的南诏国,大中、咸通年间曾入侵成都,又攻打邕州,从东方召来军队,使天下动荡不安。’太祖皇帝鉴于唐朝的教训,便用玉斧在大渡河上划了一条界线,说:‘这些地方不是我的。’那些蛮荒之地,有什么好去的?不去不去。”
苏油却仍然有些不甘心,说道:“听闻大理国的马匹还是不错的。”
苏轼却不屑地撇撇嘴:“好马还是数河北的最多,大理马也就是在山路上负重行走还行,真到了冀北那种平坦广阔的草原,还是得完蛋。不过说起来,这里的风确实挺大,你不是一直嚷嚷着要看我的《病狗赋》吗?我带你去瞧瞧。”
没一会,两人便来到了一间僧房前,只见墙上用黑墨写着几个大字,正是《病狗赋》的标题。然而,当两人仔细观看时,却不由得面面相觑——那字迹歪歪扭扭,犹如孩童涂鸦一般。
苏油尴尬地挠挠头:“呃……明润,明天我们带上刮刀和石灰,把这面墙重新粉刷一遍吧?”
苏轼一愣:“干吗?”
苏油苦笑:“小时候的文章,现在看着简直就是狗屁不通。要是让别人看见了,还不得笑掉大牙?这简直就是污了这面墙壁。”
苏轼却笑了起来:“几十里地呢,你可真是闲得蛋疼了。不过……要不我们现在就把它刮了?”
苏油无奈地摇摇头:“算了算了,还是赶紧下山吧。车夫已经等得很久了。再说这连鳌山哪有什么偌大的名头?我这个眉山土着怎么都不知道?当年在这里读书,就是图个清静……”
喜欢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