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之上,宋徽宗正与文武百官商讨国事。≧≦
赵佶道:“杨爱卿此行夏国功勋卓著,成功化解宋夏两国不休之烽火,换来两国社稷升平之盛世。朕有意重赏杨爱卿,不知诸位有何高议?”
蔡京道:“微臣提议封杨将军为上柱国,赏白银五万两。”
正在赵佶思索之时,一武官奔进紫宸殿内。赵佶微怒道:“你乃何人?冲撞早朝成何体统?来人,将此莽夫拉下去。”
武官气喘吁吁,道:“皇上,小人深知此举鲁莽,但事关紧急,小人必要报于圣上。”
赵佶道:“何事这般紧急?”
武官取出一封信笺,太监接过呈与赵佶。赵佶见信中写道:“大夏崇宗皇帝在上,请受微臣杨天慕一拜,皇上所托微臣之事,微臣已经办妥,微臣即日便可弃暗投明,奔赴大夏,杨天慕承蒙圣恩,万死不辞……”
赵佶先行默读一遍,随即声读与文官百官听,杨天慕闻后不禁心中大骇,心道:“定是蔡京加害于我。”
赵佶道:“杨爱卿,你来看看。”太监将信笺递与杨天慕,杨天慕望见信笺,觉信中字迹竟与自己一模一样。
蔡京心中窃喜道:“萧奉先模仿的功夫确是炉火纯青。杨天慕,这只是前奏罢了。”
杨天慕不知如何解释,只听赵佶道:“杨爱卿,朕虽觉信中笔法刚劲有力,颇有风骨,与你的字迹甚为相似,但杨家世代忠良,朕相信杨爱卿不会做出背叛大宋、令祖蒙羞之事。”
杨天慕道:“皇上明鉴。”
这时,只听童贯道:“启禀皇上,杨将军一向对进攻夏国之事,万般阻拦,微臣以为此中定有缘由。”
远处再次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赵佶一看此人乃是禁军千夫长的装束,便未令紫宸殿外侍卫加以阻拦。
禁军千夫长道:“小人叩见皇上。”
赵佶心中对方才信笺一事悬而未决,猜想这名禁军千夫长亦有可能因杨天慕之事贸然前来紫宸殿,便道:“你有何事?道来。”
禁军千夫长道:“小人方才于杨府之中搜得一封信笺。”
赵佶道:“呈上来。”赵佶接过太监所呈信笺一看,觉乃是夏崇宗李乾顺亲笔写予杨天慕的密信,信中文字流露出李乾顺对杨天慕的欣赏与喜爱,赵佶心中大惊,不忍细读。
赵佶道:“杨家英雄辈出,但这封信笺,你作何解释?”赵佶将信笺掷向杨天慕,杨天慕俯身拾起信笺阅之,大为震惊。
蔡京凑眼一看,道:“真是料想不到,杨将军你竟通敌卖国,难怪你一直袒护夏国。皇上,请治微臣举奸之罪。”
童贯道:“杨将军,皇上一向待你杨家不薄,你怎能如此忘恩负义啊。”
蔡京见赵佶尚未深信,道:“皇上,依微臣之见,不如彻底调查此事,若是有人从中陷害杨将军,定要给杨将军一个清白。若是彻查之后,证实杨将军当真弃宋叛国,再治其罪亦是不迟。”
赵佶道:“且将杨天慕押入天牢,听候落。”
杨天慕斜目望向蔡京,道:“如此栽赃,真是费劲心机啊。”
杨天慕心绪不宁,所思所想全是当下家人的安危。杨天慕不作抵抗,戴上手铐脚镣,缓步走向天牢。
开封府郊外,汴河之畔。甄玥、李怜玉、叶风、杨霖浩四人伫立河堤之上。
甄玥静静沉思,李怜玉伫立一旁,不作打扰。叶风望着李怜玉,心道:“突逢如此大变,杨夫人尚能处变不惊,当真女中英雄。”叶风倍觉自己有负秦怡重托,心中愧疚万分。叶风望向甄玥宁静深思的脸庞,心道:“这般冰雪聪明的女子,世上当真会有第二个么?”
半晌之后,甄玥转过身来,道:“叶少侠,烦劳你护送怜玉与霖浩母女二人前往河南府知府李青复李大人之处。”
李怜玉道:“姐姐将我托付给一淫……”李怜玉见杨霖浩在此,未将后半句话语道完。
甄玥轻抚李怜玉的柔嫩面庞,道:“我相信叶少侠。”
叶风闻得此语,心中不知有多欢畅,心道:“即便教主师姐未曾下令于我,单凭甄医仙这句话,我亦甘愿护卫这对母女,至死方休。”
李怜玉不愿再提叶风,朝甄玥道:“姐姐,你一人留于开封,我怎放心得下?”
杨霖浩道:“我要和姑姑一起,救得爹爹出来。”
甄玥轻抚杨霖浩,道:“霖浩,听姑姑的话,随叶叔叔前往河南府舅舅处避避风头。”
李怜玉忧道:“姐姐,我与兄长的疏远关系,你不是不知。”
甄玥笑道:“怜玉,勿要多心,大难当头,亲情为大,李大人不会惦记旧事。”
叶风忍不住酒瘾,微微饮着酒水,心道:“杨夫人待人柔和,犹如教主师姐一般,虽然杨夫人对我甚是冷漠,但其中确是有着缘由,这般温顺可亲的杨夫人怎会同兄长不和?想必其中定有隐情。”
李怜玉不舍地望着甄玥,甄玥道:“怜玉你且宽心,我心中已有打算。”甄玥递与李怜玉一支刺绣蝴蝶,道:“若是有难,你可向青麓宫林玄香女侠求援。其见素纱紫蝶,定会全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