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献俘,其实进献的主要对象还是颉利。
受了突厥这么多年的气,此刻李世民没有一点得意是假的。和罗彦他们简短的叙话之后,便让长孙无忌主持献俘仪式。当然了,这明德门前的献俘仪式只是做给百姓看的,真正献俘还是要到太庙前,以三牲之礼祭拜天地祖先,以显耀功绩。
一番祝词是少不了的:“唯以盛世,武功昭昭。先宗庇佑,子孙竭能。今有李氏子孙世民者,统御四方,殚精竭力。下承兆民之生计,上报天地之重恩。唯恐行有所失,无意损害黎庶。突厥蛮夷,不服王化。屡屡犯边,年年劫掠。掳我子民,辱我国威。四年蛰伏,积上国之怒焰;一朝征伐,示天朝之威仪。
赖文臣之统御,得武将之效命。捷报频传,告兵锋之锐利;喜讯连至,宣威仪之堂皇。飘絮初来,兵出六路;余雪未尽,便告全功。今迎献俘队伍于明德门外,上祈皇天,下祷后土……”
百姓们哪里懂这许多的对韵,只是看着在祝词中被缓缓押解上前的颉利,怀着十二分的好奇,拼命地往前拥挤着,想看看这位祸害了无数同胞的突厥可汗是不是像传说中一样长着血盆大口,身高一丈,腰粗八尺。
虽然不能拿东西砸人泄愤,但内心还是相当开心的。很多文人儒士,以及遭受过突厥侵害的百姓,此刻都激动的热泪盈眶。
“苍天有眼啊,终于将这杀我同胞的蛮夷捉了回来。”
“杀了他,为我死去的爷娘报仇。”
“这猪狗不如的禽兽,真恨不得扑上去食其血肉。”
“不服教化的番子终于被我大国威仪慑服,可喜可贺。”
“老夫今夜要大醉一场。”
一场献俘仪式,此时反而像是诉衷肠大会。站在人前的李世民看着四周的百姓,心里那个畅快。
长孙无忌的祝词念完,但见他轻喝一声:“带突厥颉利来见。”便是连可汗二字都省下了,可见人们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心里那种快意。
早就等在大军前头的卫士将颉利往前一推,被临来前五花大绑的颉利就踉跄地到了李世民面前。
“颉利可汗,你我二人在这种情况下相见,没有想到吧。”乐呵呵地看着颉利,李世民略微感慨地说道。
如今的颉利也是认命了。这回可不是他带着数十万大军围堵在这里,而是自己孤身一身,在那些身穿布衣却眼神凶狠如饿狼的中原百姓的环伺下,被捆缚在这里。“李世民,这就是你们中原的待客之道?”反正自己将来也讨不了好,这会儿颉利说话虽然没有底气,可是该有的骄傲还是有一些的。不论这种骄傲是装出来的,还是深埋在骨子里的。
“大胆,阶下之囚,还敢如此对我皇帝陛下无礼。”见颉利如此,群臣就像是被激怒的绵羊,一个个双目怒睁,似是要用目光将颉利千刀万剐。
“无妨。你的且先退下。”摆摆手,李世民雍容大度,对颉利说道:“可汗不论怎么来的,对我大唐来说,都是恶客。恶客临门,便当手持兵刃,驱而逐之。可汗以为如何?”
李世民一番话,倒是堵得颉利没有了话说。自知多说无益,颉利冷哼一声,把头一扭,不再理会李世民。
心里那点憋屈悉数发泄完,李世民这会儿见颉利,也觉得无甚乐趣。摇摇头,转身对手下的一种大臣说道:“好了,今日便到此为止吧。来前我已经吩咐了御厨准备好了,咱们今日要痛痛快快喝一场。”
之后也不理会颉利,自己转身就离开了。
得胜归来大宴群臣,本来就是图开心的一件事情。
宴会中李世民不停地夸赞这几位功臣,作为直接擒获颉利的罗彦周虎这几人,更是受到他的特殊对待。以至于罗彦桌前前来敬酒的人压根就没有断过,让罗彦这种酒量相当不错的人差点就在殿前失仪。罗彦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耍酒疯的习惯。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第二天的朝会。
赚了这么大的功劳,要是不封赏,怎么能够调动文臣武将的工作积极性。早在李靖的塘报送来的时候,朝臣就将所有人的封赏按照报上来的功劳进行了详尽的商讨。而就牵扯到这种灭国之战,规格更甚从前,所以罗彦他们从朔方赶回来的这些日子,朝中基本上没干别的事情,就讨论这个了。
当初阳的光辉洒满皇宫的时候,一场欢庆的早朝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