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曙色初露,晨雾迷离,寒风吹得到处劈啪作响。
一脚踏进正房,只见榻旁站着两眼红肿目光呆滞的玉兰,窗下平展的大榻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女人,她脸色惨白,嘴角和鼻子下面流着几条浓浓的黑血,眼睛大睁着,瞳孔上翻,一副痛苦狰狞的表情,几乎认不出本来的模样。她的手指上指甲缝里染着斑斑血迹,应该是死前挣扎时留下的。塌上有一张螺钿金丝矮几,上面摆着一个黑漆托盘,里面有一只茶杯和一个两寸高的细腰小瓶。
韩德让像冰雕一样怔住了,面前的情形惨不忍睹,可是他现在顾不得想妻子死前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脑子里嗡嗡乱转的都是自己面临的棘手处境。这是他没有想到也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他百思不得其解,李氏有什么想不开的?这个时代被休回娘家的下堂妇虽不是很多但大有人在,何况已经说好是由她提出离婚自己返回娘家,给足了她体面。她会带回去成倍于嫁妆的财产,单是凭着这笔财富她就既不愁兄嫂不容,也不愁择夫另嫁,为什么要走这条绝路。要说为情而死更谈不上,他们之间感情本就淡漠,加之没有儿女为纽带,他们的关系早就是若即若离,只是一个空壳而已。
“你为什么不拦着她!”
德让一把扯住玉兰的袖子嚷道。他很少这样声色俱厉地对玉兰说话,他分明看出玉兰一夜没有睡,哭了一夜她的眼圈才能那么红肿,她身上的衣服还是和昨天的一样,而且齐齐整整。玉兰是亲眼看着李氏服毒、挣扎到咽气的,说不定还是她亲手端来的毒药和水。
玉兰的脸上像石头一样毫无表情,目光散漫,根本不看他。这种表情他在这张脸上从来没见过,不知为何令他不寒而栗。他拿起那个细腰小瓶端详一眼,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没有任何气味,不知是什么制的。他听说现在的毒药制作相当精良,有那种一触毙命的杀人利器,李氏即便要死,为什么要用这种令自己痛苦不堪的东西。
脚步咚咚,七叔急急忙忙走了进来。来到榻前一看,就咕咚一声向后栽倒。随来搀扶的小丫鬟哎呀叫了一声一个趔趄也差点被他带倒。德让伸手用力一托,才没有让两个人摔到地上。德让示意小丫鬟搬了一把椅子过来,扶老七叔坐下。小丫鬟又使劲胡撸老头的胸口。片刻之后,老头终于回转神来,两滴老泪挂上眼角,嘴里咕噜道: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德让道:“我命这院的人一个不许出去,只叫了您老来,快说说怎么办吧。”
“对对,还是你明白。赶紧想个办法,不然七嘴八舌胡说出去就糟了。”
老七叔从被窝里被叫出来的时候就知道出事了,那个昨晚陪他过夜的小妾这会儿一定在到处传播这件新闻,很快人们都会聚拢过来。
“玉兰,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倒是说话啊。”德让急切问道。
“夫人留下这个,还说让我送她回娘家。”玉兰冷冷说道,从托盘里拿出一条丝帕。德让刚才惶急之中竟没有注意,以为只是一条李氏用的普通丝帕。现在打开,赫然发现上面有八个黑红的血字:
“君命如山,夫意难违,良心廉耻,宁有乎哉。”
韩德让一看差点背过气去。这分明是骂自己没有良心不知廉耻,说是自己逼她去死的,还暗示这是君上的旨意。这是世上最恶毒的咒骂和诬陷,传出去他何以为人,太后何以为人!他恨不能将死者拽起来狠狠地掴她一巴掌,可是对死人又能如何。他明明看到躺在那里的妻子脸上露出报复得逞的冷笑。她用自己的死狠狠地打了绝情丈夫一个耳光,用这种痛苦的死亡方式做了最痛快的控诉和报复。此时此刻他最后悔的是不该回来,就让这个女人在韩府里呆到老呆到死,就像皇帝冷宫中的女子一样,像个死人一样活着。然而他又相信,这样一个恶毒的女人会想出别的办法来报复,比如声称有人专程送来了毒药命她去死。
他浑身发抖地抬头望向玉兰,这个温柔如水的女子好像整个变了一个人。他忽然想到,也许这是两个女人一起商量的结果。不然为什么玉兰会眼睁睁看着李氏去死,既不劝阻也不呼救,会留着这个丝帕专等他来看。想到这里他的脊背一阵冰凉。
六叔拿过丝帕,看了一眼便大惊道:
“胡扯!胡扯!这从何说起呢?这要传出去更麻烦了!”
韩德让冷静下来,将丝帕就着蜡台上的火苗点着了,一缕青烟飘起,丝帕只剩下一角。他将残帕扔到地上,用脚碾了碾,沉着脸说道:
“六叔,烦您老派人通知李家,商量安排后事。”
“怎么说呢?”
“实话实说,是她自己想不开。玉兰,以后不要提这个丝帕的事!”
玉兰面无表情答非所问地说:“这是夫人的遗言,应该陪葬的,你却把它烧了。”
德让万没想到玉兰说出这样的话。六叔命小丫鬟道:
“扶春兰去她自己的房里歇息。”
等房子里只剩了叔侄二人,六叔道: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点不错。想不到这两个女人平时看着老实,竟如此歹毒。我看这个春兰不能留。”
德让的脑袋还没有彻底发昏,忙道:“不许乱来,那岂不越描越黑弄假成真!谣言堵不住的,看她的良心吧。放她回李家。李家那边无论如何也要大事化小,不许生出事端!就算我欠她们的,这下扯平了。”
六叔点头,道:“好,侄儿是正人君子。你走你的,这头全交给我。李家那头都是官场上混的,又有银子说话,我会让他们闭上嘴巴!”
韩德让恨不能立刻就走,但是为了不让家人觉出他的仓皇狼狈,他硬是一直等到了中午。看着六叔和韩有向府中所有人交待了一番、派人去南京李家报丧、将李氏停放妥当,又由六叔一人陪着吃了午饭这才上路北返。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