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陵城郊外。
遮天蔽日的杨树林里,坐落着一间不大的房屋,房屋青砖青瓦,看起来很普通,唯一不科学的就是没有窗户。
如果仅凭这一点,还难以勾起人们联想的话,那这房屋另一个特点,就是大门朝北开,屋檐特别长,遮挡住所有直射的阳光。
两点一结合,乖乖,这里就成了附近居民闻之变色的地方——义庄。
“六十七具。”一个身穿黑色布袍,个子瘦瘦小小的少年费力地将背上已经僵硬的尸体甩在冰冷的石台上,擦了擦脑门上的汗。
“别数了,再数我也不会给你加钱的。”角落里一个干瘦如柴的老头子在墙上磕了磕烟斗:“价钱早就商议好了。”
“谁说要加钱了?你看我是那么不讲信用的人么?我就是激励一下自己。”少年不满地反驳:“这些人,死沉死沉的,不给自己加气,我早被他们压瘪了。”
老头子猛地吸了两口烟,吐了个大大的烟圈,舒服地眯起眼睛,扶着墙缓缓站起来,走过这边来。
“嗯,啧啧,看这皮开肉绽的,死之前没少受苦啊!”老头子伸出手,侧着头,掏了掏石台上那人的口袋,啧啧道:“这穷鬼,活着不享福,死了也不让人沾光。”
“哎呀,您老让开点,一会烟灰落人家脸上,这又没灭火器。”少年见烟袋里的火星不停地往下落,着急地嚷嚷:“要是烧成焦尸,不仅收不到一分钱,还得个侮辱尸体罪,我进了号子,谁给我送饭?”
“哎呀,看把你给吓的!”老头子一个暴指打在少年脑门上:“少见多怪,你看这挨完打又被扔到水里的浮尸,湿哒哒的,点的着吗?”
少年叉起双臂,脖子一歪:“我不管,反正这钱收不到手,你的叫花鸡加女儿红高档套餐是甭想了。”
“好了好啦!”老头子立马举起双臂投降:“我错了,乖徒儿,我离的远点。”说着往后撤开。
见他果真走回去抽烟,少年撇撇嘴,戴上手套,把尸体的胳膊和腿端端正正地摆好,又把他的衣服整理的合身妥帖,才放下手,退开两步,缓缓鞠一躬:“我师傅掏您的口袋,这个啊,他不是想要您的东西,只是想让您黄泉路上轻装上阵,您这辈子受了苦,喝孟婆汤时别喝完,留点心眼,下辈子投胎到个好人家!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百无禁忌。”
那老头子在墙角咳嗽两声,不屑道:“迂腐,搞这么一套不顶吃不顶喝的屁事。”
“叫花鸡——”少年立即高声喊道,那老头子忙掩住嘴:“再不提了,再不提了。”
少年哈哈一笑,缓缓注视着这小小的房间。
房间共有两排二十多个石床,石床上或深或浅地印着暗红色的血迹,昭示着这上面曾经躺过不幸的人。
自从接手这个工作,这已经是检验运送过的第六十七具尸体了。
他是京师衙门里的仵作,专门从事命案尸体的检验工作,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法医。只不过古人封建思想严重,这个工作,不能算做工作,只是下九流而已。
但他不管,只要能拿银子,管它是下九流还是下十八流。
衙门虽大,命案也不是天天有,因此他还找了个兼职,那就是给民间义庄抬尸体,整理容颜,俗称入殓师。
这可是个收入不菲的工作,他才做了三个月,已经收入小一千两银子。
在整个天陵城中,这可算的上是极高的薪水了。京师衙门的府尹年薪也不过是一千两银子,一百担粮食,二十石果蔬而已。
什么叫闷声发大财?这就是!
少年乐呵呵地取出手里的刷子、胭脂、面霜、散粉等物,开始给石台上的短命鬼上装。清洗,打底,水粉,散粉,眉黛,胭脂,腮红,一整套折腾下来,那人乌青恐怖的脸已被掩盖,面色红润地躺在那里,神态安详,似乎睡着了一般。
“完美!”少年拍了拍手掌鼓励自己,又转过去对老头子道:“我已经打点妥帖,新衣裳在布袋里,你给他换上便好,家人那边交涉的如何了?”
“放心!”老头子舒服地伸出一条腿,吧嗒两口:“家里人说只要能瞒住老太太,只说是病死的,就给五十两银子。我们照旧分成,五五。”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家大人看见孩子这般惨死不悲痛?偏偏还不能让高寿的老太太知道,怕她背过气去。”少年叹息道。
“你怎么看不开,这人,富贵温柔乡里死也是死,横尸荒野也是死,横竖一死,你管它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