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逸致的葬礼准备的很是简陋,也就是扯了几尺白素准备了孝服,简单的布置了灵堂。
吊唁的人也不多,家里太穷也请不起丧乐队,甚至连口像样的棺材也买不起,最后只能用最便宜的桐木薄棺,草草葬了。
而杜蕴诚还处于高烧昏迷中,大夫来看过说必须用山参吊命,至于什么时候醒来也是要听天由命了。
山参虽不比人参那般精贵,可是与一般的药材相比也是贵的不得了的,还是杜丽娘悄悄拿出自己唯一剩下的一支金簪,换了钱给杜蕴鸯。
杜蕴鸯看着杜丽娘凄苦的面容,只觉得自己手中的荷包异常的重。
“姑姑,你放心,以后我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杜蕴鸯抱着杜丽娘,伤心的哭了起来。
虽然她已经接受了杜蕴鸯这个身份,可是对于即将迎来的艰难生活,却是迷茫中带着害怕的。她一直是个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虽说一直过得不算锦衣玉食,可也好歹衣食无忧了。人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可是一但适应一种环境,却很难去适应一种新的环境,特别是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所以她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可以坚强起来。
杜逸致的头七过了之后,杜家算是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可是却又不算正常。如往常一般的家徒四壁,却因为没有了挣钱养家的人,还有一个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人,所以这个家显得更加的困苦。杜蕴鸯突然觉得,这是上苍在考验她吗?
杜丽娘现在的日子其实更加的不好过,那身染恶习的夫君隔三差五的找她要钱,三言两语不合就会动手。而如今她哥哥去世了,她也是除了那支簪子外再也无能为力的帮助两个外甥了。
这不,哥哥的头七守灵刚完,徐福贵就满身酒气的跑到杜家,吆喝着让杜丽娘回家。
杜丽娘无奈只好仔细嘱咐了杜蕴鸯几句,就随他回家了。家里有个卧病在床的婆婆,还有个十岁的女儿,也是离不开人的。不过她心里却是想着以后定是要再仔细点,省下来的钱给了两个外甥,不然他们可怎么生活啊。
杜蕴鸯在门前目送她姑姑杜丽娘走后,这才仔细的看了一下门外的风景,根据原主的记忆。这徐家村是靠山的村庄,村子后面有一座深林山麓,村子里偶有农民会在秋收后进山打猎。这里的河流却是不多,只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溪流,从深山涧穿流过村庄。
这里的人家都是徐姓,而杜家属于外来户,所以没有田地,而房子也是选在了山脚下的一处盖的,房子盖的简陋又离村庄的人家不算近,所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孤立感。
杜蕴鸯在门前发呆了好一会儿,想了许多事情,半晌了这才长叹一声,喃喃自语道:“算了,既来之则安之,难道还能因为贫穷把自己饿死了不成?”
只是她刚刚这样想着,肚子里便是传来一阵打鼓声,她再次叹息,看来饿肚子还是会的。
于是她转身回到屋子里,先去看了一下床上的杜蕴诚,发现他的脸色好了不少。伸手摸了摸额头似乎也不如之前那么烫了,看来那连着几日的山参药汤补着,还是有些效果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醒来了,可惜他却是没有见上爹爹最后一面。想到这里杜蕴鸯不禁一阵可怜他,于是柔声说道:“弟弟,你快些醒过来吧,以后我会把你当作亲弟弟一样的,也算是为了爹爹临走之前的遗言,也算是占了你姐姐的这身体,作为补偿了吧。”
说完便是听到了杜蕴鸯的声音,杜蕴诚也喃喃的说了一句什么,却是听不清,只晓得他是叫了声姐姐,手也伸得高高的,似乎想要抓住什么。不知道是不是梦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情绪很是波动,手也开始乱动。
“姐姐在这里,弟弟……”杜蕴鸯赶紧伸出一只手拉住他的手,另外的一只手在他被子上轻轻的拍了几下作为安抚,然后就感觉他有些激动的情绪似乎安静了下来。
见这下杜蕴诚似乎不再是昏迷了,而是有醒的迹象,又安静的睡下了,杜蕴鸯才舒了一口气。
她帮着杜蕴诚盖好了被子之后,就起身开始四下看了起来。以后这就是她家,而且还要考虑生活问题了,所以这家里都有什么家当和物什,还是要整明白的。之前原主的记忆对于这一方面,似乎完全不太熟悉。不过好在原主和弟弟都是读过书的,而且姐弟两个平日里不怎么与村子里的人接触,倒也不用担心以后的说话和处事惹人怀疑。
杜蕴鸯在这仅有的两间内室,一间勉强算得上厅堂的三间房转了个遍,也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物什,而且家当可以说及其简陋。左右也只有几床被褥,一张桌子四张椅子,青陶的茶具一套。好在有一个似乎吹上一口气就会倒的书架,上面放了不少的书,看来她爹在那会儿家里有个钱,都用来买书了。
至于姐弟俩的衣物,那更是少得可怜,如今似乎已是冬天了,可是他们却都只有一件棉衣,还似乎是陈年旧棉,薄薄的一层很是不保暖。
再去到灶间看看,只见那里有一个低陋的灶台,一旁有堆得高高的柴火堆。灶台上面只有一个大铁锅,还有一只有个缺口的铁勺。旁边用泥灰砌成的台子上放着几只青色陶碗和几双竹筷,还有一个木头的案板和一把菜刀,靠墙上还挂着几只蒸馒头用的篦子和罩笼,还有好串晒干的野菜叶子和萝卜干儿。地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水缸,里面的水是满的,好像是杜丽娘走之前帮着打满的。水缸的旁边还有两个大瓦罐,打开木盖儿一看:一个里面装的是碎栗米只还有少半缸那么多,一个里面则是有些发黑的杂粮粗面。
杜蕴鸯有些头疼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再次摇了摇头叹口气,伸手解下腰间的荷包,里面是她姑姑杜丽娘卖了金簪的钱。给她爹杜逸致办了葬礼,给她弟杜蕴诚买了山参和药,还了一些她爹当时看病的钱。现在荷包已是很轻很轻了,倒出来数了一下,只还有三十多文钱。
杜蕴鸯不知道这个时候的物价怎么样,只是看到这三小串半的铜钱,心里发愁的不行不行的。
她没有一技之长,虽然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可是女红和纺布她全是不精通,更别提靠着挣钱了。而且家里也没有地,当然就算是有地她也不会种地。现在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就算是去山里面肯定也找不到吃的。杜蕴诚身体又这么虚弱,他们姐弟俩还真不知道怎么才能熬过去呢。
至于生计问题还是得从长计议,现在还是先解决她肚子饿的问题吧。杜蕴鸯前世毕竟早早的一个人住了,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倒是很强的,只是那都是现代化的东西,所以这古代的家伙什她还真不知道如何下手。不过好在是原主小小年纪倒也会的不少,虽然绣花不太行不过简单的缝补还算可以,那古老的烧柴火的灶台她也会用,做饭方面倒也能说得过去。
所以杜蕴鸯随便的用杂粮粗面和野干菜用水和了面,摊成薄薄的饼在锅里烙熟了,又烧了些开水,就着吃了起来。虽然有些拉嗓子,不过也算是能果腹了。可惜没有油和鸡蛋,不然应该还算是不错的,毕竟后世想吃杂粮野菜煎饼,还很难买到呢……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