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于是经文祥、宝鋆、曹毓瑛等人共同商议,拟了“同治”两字,此刻便由恭王亲自提出,征询内阁的意见。
连周祖培在内,大家都说这两个字拟得好。但是,好在什么地方,大家都不曾说。因为这两个字的妙处,只可意会,各有各的解释,在太后看,是两宫同治。
在臣子看,是君臣同治,在民间看,是上下一心,同臻郅治,足以号召人心。
果然,这个年号,大为慈禧太后所欣赏,因为两宫同治,即表示两宫并尊,没有什么嫡庶之分了。
当然,她也能体会到君臣同治的意思,特别是恭亲王那个“议政王”的衔头,正好是同治这个年号最好的注解。
“三凶”的被诛,余波不息。从宫内到民间,处处在谈论此事,而且论调有转变的趋向,惋惜多于遣责,同时也有人认为处置太过。
其中最深的一种见解是:载垣、端华,尤其是肃顺,既为大行皇帝所信任,自然有他们的长处和功劳,难道先帝宾天,百日未满,这三个人就会变得一无可取,十恶不赦?
岂不是太不可思议!倘又说,这三个人本来就是坏蛋,根本不该重用,那不就等于指责先帝无知人之明?
这些论调,在前一两天已可听到,等肃顺的人头落地,说公道话的就越发多了。当然,那只是私下谈论,但已足可使恭亲王不安了。
一日之间杀了两个“********”,一个协办大学士,这是从开国以来所未有的大刑诛,所以朝中大臣,多深受刺激,这一来,反而就把登极大典这件喜事的气氛冲淡了。
有御史上谕,一再强调的是祖宗家法,说“今上”行事,有违先帝本心,对于士气民心,大有影响,而“今上”童稚,大政出于议政王,这样,谁应负责?不言自知。
肃顺三人的死,竟然有如此的的影响力,这是慈禧所没有想到的。非议议政王更是她所不能容忍的事,必须想办法尽快平息此事。
次日上朝议政,议政王首先就陈明了今后,当以安定政局,激励人心的这一番意思。两宫太后,自然准奏,立即拟旨进呈。此外还有许多例行的政务,也都一一依议,很快地处理完了。
慈禧拿出那份折子,问道:“六爷,这份折子上说的是真吗?”恭亲王接过来一看,没想到竟然有人把这事直接捅到了两宫这里。
“回太后的话,是真的。”知道隐瞒不住了,他只好说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慈禧直接问道。
他想了想说道:“当然以安定人心为本。对宗室要赶紧安抚,别让肃顺他们的余党,有挑拨离间的可乘之机。”
“怎么安抚?”
“怡、郑两王,都是‘世袭罔替’,本人犯罪怎么样处置都可以,但是他们的爵位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慈禧听明白了,是想用这个法子安抚他们的后人,堵住悠悠之口啊!
“归他们的儿子承袭?”慈禧又生气地说道,“都不是什么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