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踌躇措辞:“孙儿非为东宫一己之私,只是朝鲜国素来恭谨,使团年年贺岁贡礼,宜宁公主既已至我大明,我大明责无旁贷必得护卫公主周全,否则恐难以服万邦。然大宁卫言此女未知真伪,孙儿不敢妄言。乞圣上明断。”
朱元璋眯缝了眼睛瞅瞅朱允炆道:“你两个叔叔在那里,一对人精,什么真伪难辨?笑话!大宁卫敢这么报上来,肯定是已经明白确定了。他们这么拖延,打的什么主意?”说着想了想:“难道仅仅是为难你?”
朱允炆道:“想来两位王叔绝无为难孙儿之意,应为不知情之故。”
朱元璋冷哼一声:“允炆,朕教了你十几年,你做皇太孙一起处理国事也有五年了,可学了不少啊!这虚与委蛇是学来用在朕这里的吗?”
朱允炆慌忙躬身道:“孙儿不敢”。
“那就说实话!”
朱允炆踌躇不答。他自己倒是真的觉得两位叔叔不会有什么坏心思。
“你,”朱元璋见他不说话,心中恼怒便要发火,话说急了,一口痰卡在嗓子眼儿,忽然一阵猛烈的咳嗽,直咳得弯下了腰。
朱允炆急忙上前,左手扶直了祖父的身体,右手轻抚他的后背帮他顺气,过了好一会儿咳嗽才停下来。朱允炆心中着急,额头渗出密密的汗珠。
朱元璋待气息平定,看了看朱允炆,清澈的双眼中满是关切,正紧张地看着自己,不由叹了口气。旋即转头望向黄子澄:“这个折子黄卿看过了?你怎么想?”
“以臣所见,燕王宁王一向是凡事均请圣上圣裁,虽是爱护殿下之意,怕是亦觉得殿下年轻。”黄子澄急急说着,花白的长须在胸前飘荡:“这次,说不定是迁怒宜宁公主”,说到这里黄子澄有些吞吞吐吐:“诸位王爷对殿下处理政务尚存疑惑,需假以时日”。
朱元璋听了沉吟一会儿,对朱允炆道:“朕以前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藩王都不管地方行政,只负责守护边疆。现在蒙古北疆已定,朕让你四叔回北平吧,在王府里先呆着,磨磨性子。”
朱允炆躬身道:“凭皇祖父圣裁”。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一身杏皇锦袍长身玉立,瘦弱文秀,净白如玉的面庞上五官精致纤细,温文而雅,实在是人才出众。可是,一点儿都不像自己,不像自己朱家的人。朱家的人应该是朱棣那样,魁梧的,古铜色的,粗糙结实的。
这个孙子更像他的父亲朱标,从长相到性格。虽然两个人一直跟着自己在宫里学习处理国事,可是父子两一样的宽厚仁爱,一样的喜文厌武,一样的优柔寡断。张口仁政,闭口爱民,总是嫌自己太严厉苛责,嫌自己杀伐太重。
黄子澄此时已近五十岁,在朱元璋身边十二年,颇为了解皇帝的心思。这时见朱元璋面带沉吟,揣摩着说道:“昔日汉高帝骂陆贾曰‘乃公居马上得知,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贤,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有惭色,乃命贾成书《新语》,称其善。”
这段故事,讲的是汉高祖刘邦,讨厌儒生陆贾,陆贾却说: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理天下。商汤和周武王都是顺民守业,秦国严刑峻法终于在赵高手上灭亡。如果秦国推行仁政,就轮不到汉高祖取天下了。
黄子澄说这个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帮朱允炆,赞他“行仁义,法先贤”,同时也是提醒朱元璋。说完了故事,黄子澄看着朱元璋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道:“殿下仁明孝友,实乃我大明之福。”
朱元璋不语,继续看着朱允炆沉思。
朱标那么年青就病死了,朱允炆却像朱标刻出来的一样,坚持他的仁政,坚持他的理想。这也许就是天意。不错,自己打下的天下,就是需要这样的继承者,方能江山永固,子孙永保之吧?
想到这,朱元璋不由得面色和缓,说道:“先拟旨,让燕王即日回北平歇息待命。”顿了顿又说道:“让大宁卫把宜宁公主即刻送进京”。
一阵清风自窗外吹过,爷孙俩顿感凉爽,朱允炆抬袖拭去了额上的汗珠。
黄子澄又奏道:“为保证公主安全,圣上不如命燕王先一起走到北平,再派精兵护送至京师。”
朱允炆有些迟疑地问道:“是让燕王叔派府兵护送?”,清澈的眼睛里满是不解。
朱元璋叹道:“傻小子!只有这样才万无一失地安全,你这两个叔叔就不敢再捣鬼了。”
朱允炆不大明白,看了看黄子澄,也不再问。
“让礼部发文去朝鲜国,说宜宁公主在大宁府,大约新年过后即可到京师,让李旦放心。”朱元璋笑道:“你这个媳妇来得可不容易,朕倒真想见见这个朝鲜公主了。”
朱允炆答应着,心中也在思量:是啊,这个朝鲜公主是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