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这些周边村上的人家见咱们村要办学校了,而且要搞好学校请好老师,他们就想着能不能把孩子给送到咱们村里的学校来念书,毕竟咱们村上人少,到念书年龄的孩子也少啊。”
“嗨,这事啊那是肯定的,咱们村上到年纪念书的孩子那才几个啊,肯定是要对外面进行招生的,只不过咱们要搞教育那就要搞最好的,那一些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咱们可不能收,不然坏了风气就不好了。”
李哲说的也是自己的想法,等到时候自己的师资力量到位,那再加上硬件配置在这江城地界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将来别说这周边村上人家的孩子了,就是江城那些城里的孩子估计都要挤破头来上李家集的学校。
所以一开始招生的标准就不能放松,不然这一开始的风气就给败坏了,后面再想抓起来那就难了。
李哲一直认为,出了努力和勤奋以外,学习氛围也是影响一个学生能否得到优秀成绩的重要因素,毕竟人是有一个堕根性在那的,看着别人多在那玩开开心心的,自己在这学习累得要死慢慢的就会生出一种懈怠的心里。
但要是你周边的人都在学习,都在努力的话你的心里也会自然就生出一种紧迫感来,逼着你自己也去努力。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因素,所以李哲的意见是,对外招生可以,但是要把好关,不能什么人都招进来!
有教无类那是古圣先贤才能做得到的事情,可现在的事实就是一颗老鼠屎真的就能坏了一锅汤,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手段,比如将好学生和好学生分在同一个班,搞什么尖子班,平行班之分,李哲也没办法。
确实这种方法略有些歧视之嫌,但是目前的教育现状就是如此,暂时还无法改变。
听了李哲的话,李满福犹豫着还是开口道:
“可是你也知道咱们乡下人家,之前是没办法重视教育啊好多孩子都被耽搁可惜了,而且周边村子上的有些人家还和咱们李氏宗族沾亲带故的,不好拒绝啊。人家说咱们现在发达了就瞧不起别人了,这名声咱们可担不起······”
李哲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该死的人情世故啊······
人情世故在这世上是谁都避不开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尤其看重这一层人情世故维持起来的关系,人情世故固然是好,可以维系起人与人之间除血缘关系之外的关系,也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纽带。
但是这世上因为人情世故而被彻底搞坏的公司还有企业可不少,不能什么地方都讲究个人情世故啊,该大义灭亲的时候还是得大义灭亲啊。
不说别的,要是自己这学校真就因为人情世故的原因部分好坏把学生一股脑的给招进来,那到时候自己这学校也就没什么亮点了,师资力量再好也没用,还会把学校的风气给带坏!
李哲只能是语重心长的跟老爷子解释道:
“老爷子这个时候可不是讲人情的,除了咱们村子里的孩子,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考试合格才能进入到咱们的学校就读,到时候招生就算是城里的孩子咱们照样一视同仁全部要参加考试才能进咱们的学校。”
“可是······这些都是······”
李满福还想说什么,李哲直接就是说道:
“老爷子,到时候您也不想因为招了太多的良莠不齐的学生把咱们学校的风气都给搞坏了,那咱们办这个学校还有什么意义?咱们是为咱们李家集的孩子啊,到时候咱们的孩子虽说是得到了最好的教育,但是最好的学习环境却不一定,人情是做了但是吃亏的还是孩子们啊,您自己想想清楚吧。”
李哲没办法了,只能是祭出大招来了!
果然老爷子一听到李哲拿出了李家集孩子的将来说事,面上的神色也是坚定起来,这个道理他是懂的,这就和种田的道理都差不多,当年搞大队一起生产的时候,大家都全部一起出力气干一亩地很快就干完了,但是要是里面出了几个偷懒耍滑的那就不一样了,卖力气的人也都跟着偷懒耍滑磨洋工。
李满福语气坚定的说道:
“行吧,我老头子豁出这张脸去了,这次也不能随随便便答应人家,不能因为别人耽误咱自家的娃!”
说起了有些自私的意味,但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满福自家的小重孙可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而李家集的村民们一开始,也因为各种人情世故的关系,想着求求情,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那些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都送到村子里的学校上学。
但是了解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后,全部都是缄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