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读书笔记500字 > 第2章 生活篇 古人没厕纸怎么上厕所(第1页)

第2章 生活篇 古人没厕纸怎么上厕所(第1页)

02古代的厕所长什么样子

有人统计过,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上厕所6~8次,算下来一年就有2500次。按照平均每次两分钟计算,人的一生中,大约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与我们一路相伴的厕所,在古代又是什么样子呢?

在上古时代,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上如厕。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搭建了小屋,估计是怕露天风大把人吹进粪坑。那时候上厕所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不小心掉进坑里,不摔死也会被淹死。你别笑,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事:春秋时的晋景公,就是如厕时掉进粪坑淹死的。《左传·成公十年》就记载过晋景公“如厕,陷而卒”,但也有人分析他是上厕所时突发疾病才掉进粪坑死的。晋景公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厕所殉职的君主,估计也是唯一的。

到了汉朝,厕所一般设在宅院的后方,搭建在高处,下面连通猪圈,人排泄出来的粪便可以直接掉进猪圈给猪吃,这种厕所叫作“圂”(hùn)或“圂厕”。圂厕的好处有三个。首先,把厕所和猪圈两个污秽处结合在一起,减少了污染源,并将人畜粪合一,方便清理利用。怎么利用?用来做肥料。在没有化肥的古代,人畜粪便是最好的农业肥料。其次,将人粪作为猪的辅助食料,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另外,将厕所设在猪圈上方,结构立体,占地面积小,从而达到了节约空间的目的。这种圂厕至今还流行于陕南、四川等部分地区。但圂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猪食用人类粪便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病。

古代还流行一种便携式的如厕器具,因其形状似老虎,所以叫作虎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至于为何以虎为器形,说法比较多。有的认为这是古人表示对老虎的厌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和汉朝名将李广有关——据《西京杂记》记载,李广打猎射死一只老虎,便“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但现存最早的虎子是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这说明虎子的出现远在李广之前。

虎子极大方便了古人如厕,这说明古人也很懒,晚上也不愿意到屋外面上厕所。不光男人可以用虎子,古代也有女用虎子,这种虎子口部偏大,口部上方还有一个盘子形状的外延,防止尿到外面。

到了唐朝,由于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而古人讲究避尊者讳,怎么能把开国皇帝爷爷的名字用在如厕的器具上呢?于是,“虎子”就改名为“马子”。古人对马子的要求也随之变高,不光要能用来装尿,还要能装粪便,所以马子的形制也加大了,变成了桶形,“马桶”因而诞生。

马桶一经发明,广受城市居民喜爱,以其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等优点成为城市居民居家必备之物。古人也讲究环保,马桶装满了,是不可以随处倾倒的,必须由专门的人来收。这种城市里专门收集运输粪便的职业,在唐宋时叫作“倾脚工”。他们挨家挨户收集粪便,并将其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农村贩卖,获利颇丰。唐朝有个叫罗会的人以收粪为业,竟然成为富豪。《朝野佥载》载:“(罗)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由此看来,掏粪工在唐朝还是个高薪职业。

到了南宋,粪便收集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还有人还为了争夺收粪市场而进行诉讼。

明清时期,北京城内从事粪便清运职业的人被称为“粪夫”。他们将收集到的粪便运到郊外的“粪厂”,粪厂会将粪便晾晒成肥料卖给农民来获利。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居民,产生的粪便是不一样的,其价值也不同。比如富人区吃得好,粪便质量高,肥力足,能卖上好价钱。因此,粪夫们经常为了争夺“高端市场”而发生争斗。到了清朝初年,粪夫们商议划定了专属工作区域,并签字画押,不得越界收粪。这种固定的收粪区域和收粪路线,被称为“粪道”,这是一种特殊的“特许经营权”,还可以转让买卖。其他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例如上海的粪夫绰号“倒老爷”。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马桶后,粪夫的职业才慢慢消失。厕所的进步,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一部厕所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03古人上厕所用什么

上一篇讲了古代的厕所什么样,这一篇继续聊重口味的话题,讲讲古人上完厕所用什么擦屁屁。

先放眼海外,看看其他古文明的人们用什么擦屁股。据说罗马帝国时就已经有了公厕,公厕内的擦屁屁材料是海绵。古罗马人将海绵绑在棍子的一端,沾湿后用来擦屁股。擦完后,将棍子插入一个专门的水槽中浸泡海绵,水槽里盛有高浓度的盐水。盐水洗屁屁,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倒也挺科学。只是大家共用一块海绵,不知会不会有交叉传染疾病的危险。

我们再将视角转回国内。今天人们上完厕所都用纸巾擦屁股,可造纸术是汉代才改进并推广的。即使是汉朝以后,中原文明也比较爱惜纸,认为那是文化用品,有了纸后很长时间里也没舍得用来擦屁股。直到元朝,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人们才开始普遍用纸擦屁股。可那时候的纸张想必没有今天的纸巾这般柔软,所以使用前得反复揉搓软化。说到这儿,王老师想起了电视剧《我爱我家》中的“金刚砂”牌手纸,老傅同志每次使用前,都得至少做10分钟的软化处理。元朝时也如此,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婆婆上厕所擦屁股之前,她都会用自己的脸试试卫生纸的柔软度,柔软度够了才给婆婆用。明清两朝也继续使用纸张来擦屁股。小说《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上厕所之前就找丫环要了纸。

那元朝之前古人用什么擦屁屁呢?答案是“厕筹”,又叫“搅屎棍”。这是一种二十多厘米长的条形木片或竹片,古人如厕后就用这个东西解决,具体使用方法,可能和“用木勺吃冰激凌”的操作差不多。中国人用厕筹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时代。有学者考证,厕筹应该是东汉时随着佛教戒律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后来又传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也用厕筹,近年来还有出土文物。

厕筹出现之前,古人用啥呢?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毕竟古人对这种事情也羞于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猜测。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贫穷的农村,人们上厕所还有的用树叶、秸秆、卵石,甚至土块。对比一下,汉朝以前的人上厕所可能就用这些。估计那时候人们得痔疮的概率一定很高。

我们今天上厕所使用的卫生纸,出现至今也就一百年的时间。其发明的过程还很戏剧化。据说在20世纪初,美国史古脱纸业公司购进一大批纸,可由于运送过程的疏忽,纸面因潮湿而产生皱褶无法使用。老板史古脱脑洞大开,在卷纸上打上一排一排的小洞,便于撕成小张纸片,然后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地方,作为如厕用纸。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因其柔软且好撕,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很快就风靡美国,尔后又走向世界。

这种卫生纸不久也传到了中国,成为当时的奢侈品,一般人是用不起的。这里还有个由卫生纸引发的小故事。1948年9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在与解放军作战失利后装扮成小商人逃遁到寿光县一个村庄,在一个桥下解手时,他习惯性地使用了美国进口的高级卫生纸。当时在中国很多地区,人们上完厕所后还是就地取材,用树叶、秸秆、土块啥的,所以这雪白的卫生纸引起了当地“朝阳群众”们的警惕,随即向解放军报告了这一情况。解放军“顺纸摸瓜”,最终擒获王耀武。堂堂国民党高级将领最终栽在了擦屁股用的小小卫生纸上,令人不得不感叹这无常的人生。

04古代女子那几天怎么办

这一篇我们聊聊古人来“大姨妈”的时候用啥。这里的“大姨妈”指的是女性的月经,原谅我身为一名男老师,对“月经”一词不敢随意使用,姑且用“大姨妈”一词代替。

古人将“大姨妈”称为“月事”,一个月来一次的事,无比自然而和谐的名字。由于生理知识的匮乏,古人对带来了“血光之灾”的“大姨妈”一直存在偏见。在原始社会,女子来“大姨妈”的时候,会被隔离在部落之外居住,怕给部落带来晦气。明朝时,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里警告男性同胞们,“大姨妈”会损伤阳气,告诫君子远离。

古人来“大姨妈”了,也会使用类似今天卫生巾的女性用品,这就是“月事布”。月事布也叫月事带,由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加上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月事布这种“黑科技”的东西都是独门秘传,没有公开制造和售卖,其制作方法都是母女相传。

尽管每一家的月事带有每一家的特色,但基本构造大同小异:用干净的布做成10厘米宽的长条形状,有的中部两侧加宽,类似今天卫生巾的防侧漏护翼。月事布两头各有一条细长的绳子,用于将月事布系在身上。月事布的正中间通常会有一个小口袋,里面填充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有吸水、祛湿、杀菌的作用。月事布用完一次,就将里面的草木灰换掉,并用清水洗净然后晾干,以备下次再用。讲究一点的人家,洗月事布的时候还会在水里加些明矾,同样起杀菌消毒的作用。也有的贵族家庭用棉花或纸张代替草木灰,但吸水(确切地说是吸血)效果不佳,还是草木灰更物美价廉。

古代女性在使用、清洁、存放月事布时极端隐秘小心,甚至结婚十几年的夫君有的都不知道月事布为何物。对于经期,女性也常用隐晦的暗号来暗示丈夫,例如“面点朱砂”“戴戒指”等方法。唐代诗人王建还写过一首“大姨妈”题材的诗,描绘的对象是宫女:“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到了近代,卫生巾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1920年,美国的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用纤维棉和细薄纱批量生产出最早的卫生巾。卫生巾广告最晚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就已经在我国出现,据此可以推算卫生巾传入我国也应该在这前后。胡适创办的《知识》杂志当时还刊登过一篇名为《女子例假布之研讨》的文章,大力提倡女子购买使用西药房出售的“上等经布”。这种卫生巾包装成盒,一盒12只,用后可洗可弃,被胡适赞誉“实为经布中最好者”。卫生纸、卫生巾,都是在民国时期传入我国的,由此也可以窥见我国近代西化之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资的匮乏,卫生巾并没有在我国继续普及。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广大女性还是将卫生纸折叠成长条状代替卫生巾使用。卫生巾在我国普及,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大姨妈”的话题咱们就讲到这儿。万一穿越回了古代,又赶上“大姨妈”来探访,那你就可以自力更生,记得到时候谢谢王老师教会了你这么多本领!

05古代的床长什么样子

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追求休闲舒适,坐卧用具必不可少,这一篇就聊聊古人的坐卧用具。

古代最早出现的坐卧用具是床。早在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半坡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床的雏形——土台,类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时期,床的形制被逐渐确立下来。

床是古人晚上睡觉时用的寝具,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卧、躺,于是又发明了白天用的床——榻。今天我们常说的床榻,在古代是两种用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很多人将这句话中的卧榻理解为床,其实这是不对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区别的。

床的起源是土台,榻的起源则是席子。古代最初没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卧都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席居制”。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到了春秋战国之际,贵族们觉得坐在席子上不够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也可能害怕得痔疮,所以就发明了一种略高于地面的木制坐具。这种坐具比床矮小,移动方便,随坐随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这种坐具就是榻,但“榻”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西汉。后来又出现了加大的榻,人能够躺在上面,就是前面说过的卧榻。

综上所述,床和榻的区别主要有三:从形制上看,床要大一些,榻要小一些;从用途上看,床是晚上用来睡觉的,榻是白天用来坐、卧、躺的;从摆放位置看,床一般放在卧室,而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客厅。

尽管榻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但除了少数贵族用榻外,大部分人还是继续着“席居制”。只是铺的席子逐渐加厚,形成了所谓的“筵席”。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秆做材料:较为粗糙的材料铺垫在下层,称为筵;较为细软的材料铺在上层,称为席。东汉郑玄在《周礼注疏》中就讲:“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古人常在筵席上面举行酒宴,所以“筵席”一词后来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词。筵席后来传到了日本,日本人也在室内铺设筵席,慢慢就演化成了后来的“榻榻米”。

席居制的时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坐姿是跪坐。唐朝中后期,床榻越来越高,人们便开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唐朝是一个敞开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时代,特别是对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热衷。胡人的生活习惯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胡床虽然称作床,但体积很小,只能容坐一个人,更像今天的椅子。胡床是中国椅子的起源,“椅子”一词也是在唐朝才开始出现的。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这里的“床”很有可能是这种胡床。因为胡床能放在院子里,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举头望明月。如果是传统的寝床,是陈放在卧室的,而在卧室是望不到天边的明月的,因为古代的窗户没有玻璃。

五代到宋代,由胡床演化出来的椅子在我国空前普及,并出现了风靡后世的太师椅。据说太师椅的发明与秦桧有渊源,因为秦桧又被称作秦太师,故而叫作太师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古人彻底告别了席居制。当时的贵族圈还流行一种三面围起来的围床,《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床就是这种。

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变成了封闭式的,像一间小屋子。椅子则成为大众用品,非常普遍。这一时期还有一种介于床和榻之间的“罗汉床”,其造型特点是在榻上安有矮围子,形体较大,可坐可卧可躺,功能很像今天的沙发。今天的明清题材影视剧中经常有罗汉床的出镜。

在古代,坐卧用具的使用还能体现礼制功能。汉朝时,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独坐一榻更为尊贵。因此,能被邀请同榻而坐是对客人非常尊贵的礼遇。《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位太守陈藩,非常爱才。当时有个叫徐稚的人,人称“南州高士”,很有学问,陈藩与其交往密切。陈藩在家中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平时挂在墙上,徐稚来了就把榻放下,徐稚一走,就又把榻挂起来。这就是今天“下榻”一词的来源。在而今的东北地区,如果家中来客人了,主人一般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上炕坐”,这种礼节也颇具古风。因此在古代,主人对客人的最高礼遇就是邀请你同榻而坐,“请你上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