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接待归京之臣属;中午至卞夫人府指导保障曹植(与卞夫人共度美好短暂的中午时光);
下午卫府议事,议题有2:
1是讨论如何以襄阳为支点,快速稳固整个荆州之统治;2是繁荣发展各地地方经济;
酉时2刻之前,赵旻必须进宫宿值(辅导亲儿子学业、再与大老婆共度良宵、期间逮机会见1见正坐月子的步练师母子)。
如是般,赵旻开始了今年自己最忙碌的1段生活。
就在赵旻为了问心无愧而忙碌不已之时,诸葛亮、陈到2人,终于在日夜兼程之下,沿水路抵达丹徒城北的大江码头。
在清晨的薄雾蒙蒙之中,2人走出码头、向丹徒城行去。
着素色深衣、头戴纶巾的诸葛亮,只见码头处无垠的江面之上,1艘艘商船满载货物而至、或者满载货物离去;
码头外的通衢大道两旁,行人、客商熙熙攘攘、往来如织。
于是乎,诸葛亮微微摇头、轻叹1声。
“叔至兄,你我此番出使丹徒,恐将极不顺利!
”
陈到蹙起眉头。
“孔明先生何出此言?”
诸葛亮抬起手,指向商船往返如梭的大江江面。
“兄长请看大江之上,来往之商船有何特点?”
陈到转过身,在隆冬薄雾之中、定睛仔细观察。
很快,陈到便发现了问题。
“这…这…”
诸葛亮再次叹了口气。
“卫将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手段,甚为高明!
”
诸葛亮之所以出此言,是因为大江之上,北向南、也就是徐州广陵郡至扬州吴郡的商船,往往满载货物;
而与之相反,南向北之商船,则空船比货船明显多出数倍。
这种现象,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作贸易顺差。
这说明江东没有成规模的产业链,所以必须借助中原、江北淮泗地区的产业链才能生存。
简单来说,就是江东地区的经济,对中原、淮泗地区的经济依赖性较强。
其实,江东这个情况还好,当今天下,这种情况最为严重的还得是交趾。
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这1点,但其人对此无可奈何。
如果交趾有成熟完善的科技体系,诸葛亮又何至于如此悲观?
交趾每年向中原出口大量竹子、甘蔗、水稻、油菜籽、耐放之各类热带水果、葛丝,反过头再进口大量纸张、各类糖、甜酒、果酱、大米面、宽窄细粉条、菜籽油、细葛布…
这巨大的贸易逆差,着实让人上头。
所以苟哥如今已经完全不在乎,交趾到底是谁来统治。
因为苟哥已经垄断、甚至是控制了交趾的经济。
反观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