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宋太祖系 > 第二百三十三章 今晚的消费由赵公子买单(第1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今晚的消费由赵公子买单(第1页)

其实这个哥们一开口,赵光美就差不多知道他要说什么了,新政当然不是十全十美的,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向前发展的时候,不可能每一个个体都能跟得上。

任何的发展,都伴有代价。

即使是现代社会,国家的高速发展也往往意味着农民资产的迅速缩水,甚至是一文不值,又何况是在宋朝呢?

果然,就见那刘继丰笑着道:“我记得两三年前,即使是开封,在食肆吃一顿好饭喝一点小酒,一般也不超过二十文钱,现在呢?少说也得五十文,稍微吃两块肉,一百文恐怕都挡不住了,更不必说那房价了,以前的开封城租一个单人间一个月一贯钱都用不上,现在,三贯钱都租不到,买的话就更夸张了,房价上涨,近十余倍啊!”

张灵儿气道:“你说的不对,食物价格上涨,是因为新政改变了农税的收取方式,殿下的意思是要让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大宋的共同富裕,房租贵是因为外地涌入开封打工的人口太多,物以稀为贵,房价高涨是因为……因为……呃呃……但是总之,物价虽然变高了,但工人们的收入也大大的提高了,乡村的百姓也不用交税,不用服徭役了。”

那人闻言,哈哈大笑道:“是极,是极,是这个道理,你说得都对,然而我们家就惨了,我家本是耕读传家,全靠家中的几亩薄田出租度日,又是在济南府,那可是除了开封之外新政实施最早,也最好的地方,原来,那耕地的地租收入每亩可赚四百钱左右,每年家中可以收入两三百贯,且屯粮无数,再加上一些副业,通常收入都有四百贯以上。”

“一年四百贯钱,肯定算不上什么豪富,然而在济南府那般地方,却也足以让一家人衣食无忧,让我和兄弟可以读书学习,生活,倒是也富足。”

“可是自从朝廷实施新政以来,地租的收益却是一降再降,去年的时候,每亩地只能固定出租八十文了,今年听说给了种地补贴,可真要租的话也就能租一百文,一整年下来,全家的收入只有一百多贯了,收入大幅的缩水,这物价却是大幅度的上涨,尤其是我在开封求学,花销更是极大,你们说,这新政,是不是害苦了我呢?”

张灵儿闻言,一时还真是无言以对,一时被说得有点懵了。

因为他印象中新政给百姓带来的都是好处,每一个接触到的人无不是对新政千恩万谢,对他们两口子尊重到骨子里,却还真是头一次看见被新政搞成穷人的。

忍不住看向了赵光美。

赵光美倒是很淡定,因为此人刚刚说的这些确实是一点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因为新政打的就是地主阶级啊。

古书上经常能看到所谓的耕读传家,这四个字往往形容的都是家境贫寒,但其实在故地,能够耕读传家,这特么就是纯纯的地主阶级了。

所谓的耕读传家,指的是将家中的土地租出去,用租金读书的意思,当然,有些小地主多少会留下一块田来亲自耕种,但本质上这已经是在吃生产资料而不是劳动力了。

古人所说的“穷书生”,其实大多说的都是这种人,不是说他们真的就很穷,那是要看跟谁比的,真正的底层劳动人民哪有机会识文断字,就算书本再便宜,又怎么可能真的是白天干农活晚上读诗书,能这么想的人一定没干过农活。

就古代社会那没有任何农用机械的农活,干一整天回家之后谁要是还能有毅力读书,还能读出名堂考上哪怕秀才,那几乎就是超人意志了。

但是赵光美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人,其实才是封建王朝真正的根基所在,即便是现在的大宋也不例外,为什么赵光美即使是将天下的地方官员清理一空,这天下文官依然隐隐与他为敌?

因为天下的文官中的绝大多数还真就都是这种人,越是基层的官吏就越是他们这种人,撸下去了一批,换上的也还是这种人,明年加开科举,到时候考试取了功名的,一多半肯定也还是这种人,他们才是封建王朝真正的底,读书就是朝廷的士子乡贤,当兵就是传说中的良家子,历朝历代,只要这种人多,王朝就一定繁盛,随着土地兼并这种人越来越少,则王朝就会走向灭亡。

偏偏在赵光美的新政之下,这种人家其实才是损失最惨重的。

反倒是那些大地主,相对受的损失还挺小,甚至还是受益的,只要家里主事的不是老顽固,这个时候把家中地里藏了几百年的老钱都取出来,随便带着家里的佃户做点什么生意,也是很容易发财的,再不济也可以干脆加杠杆进城买房子,然后靠房租生活。

收地租和收房租都是收租,人家这也不算转行。

小地主之流就不行了,开封周边的还好一些,离开封远一些的,基本都难逃家道中落之厄运,此人所代表的自然也绝不只是他自己,恐怕太学中大多数的外地学子都是跟他差不多的。

当然,庞然应该没他这么不要脸,混吃混喝的居然还挺自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光美想用市民阶级来替代小地主阶级成为国家根基,但可惜至少现在为止,市民阶级的成长速度其实远远不够,再去加速就拔苗助长了。

不过赵光美却是问道:“所以以兄台的立场,一定是反对新政,也反对秦王的么?”

“当然不是,我家在新政之下变得愈发贫困,这是我们家倒霉,于国而言,新政终究还是利大于弊的,殿下虽然不是面面俱到,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却是个好的储君,我大宋如今,国力蒸蒸日上,岂不都是殿下之功?”

“哦?”

赵光美这才大感兴趣地扭过头,问道:“功在何处呢?不会觉得礼崩乐坏么?”

“礼崩乐坏啊……倒确实是,以我们家的那些佃农为例,都变得不怎么踏实了,年轻人都不想好好种地,好多人都惦记着进城打工,然后打不明白或是找不到好的工作再回来,三心二意,做事也不认真,这种佃农我们家以前肯定是不会用的,可是现在啊,却是不用不行了呢,而且你还打不得也骂不得,他们要是觉得受委屈了,就又会进城打工了,兄台你说,这算是礼乐崩坏么?”

赵光美想了想,然后点头道:“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来看,这其实是毫无疑问的崩坏,毕竟,儒家思想中浩如烟海的经书,其实最核心最核心的政治思想,就是一句话:让老百姓踏踏实实种地。”

“是啊,现在的老百姓都不愿意种地了,所以,这确实是礼乐崩坏,可既然如此的话,我倒觉得这礼乐崩了也挺好的,自那尧舜以降,天下何曾有过不收农户之税,不使百姓徭役,反而还给农户钱的朝廷?此乃殿下,为我大宋所开,三千年未有之盛世!你我有幸,既能生当如此盛世,若是反而纠结于些许小利?我辈,当为大鹏!”

闻言,赵光美倒是颇为欣慰,哈哈大笑着给让小二再给他们加一壶酒。

然而他这边最后可能是说激动了,竟然又惹来了旁人,一人同样拿着一壶酒水过来坐下道:“兄台此言差异,礼乐崩坏,则民不似民,官不似官,君不似君,如此,必然会导致国将不国,就好似这开封繁华,虽确实是天上人间,然而谁又敢说,这不是黄粱一梦呢?秦王殿下固然是英明神武,然而做急于求成,好大喜功,也是有的,吾等读书人,怎么能只看新政之利,而不看新政之弊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