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盯不到,因为他不能分身。所以他不能信任他人,总觉得他们会使坏。那他还怎么做事业?
全天底下人都这样想法,那就大乱了。商业根本运行不起来,因为每个人都不可信任,只能用自己信任的人。可是你能信任的人有多少?就算你只在关键地方安插自己人,可是那规模也是有限得。
尤其是现代企业,动辄就是跨国公司。要是说只信任自己人,不要说垮台了,根本连发展都发展不起来,一辈子就地方商店得命。
现代得社会交通方便,人员流动性强,出外打零工什么更是常见,也没看到现代企业跟防贼似的,防范那些外人阿。
现代人,都可以使用外人了,何况古代可没有现代交通那么发达,人性那么复杂,相对简单一点。使用起来应该更相对得安全些吧?
李忱又想到,也不能这样讲。现代企业,用外人也是有限得,关键部门还是要用一些亲信。要用可靠得老员工,哪有可能随便让个新人来接触。那还是要用自己人?我也不可能相信些新买来的奴隶。
得,绕来绕去,又绕回了原点,追根究底还是自己起家太快。根基不够牢靠,满打满算,跟着自己的人,就算年资最长得,也不满一年,当不起他得信任。
可是…如果要论年资,关键位置要让老员工担任,现代企业那些ceo啦,什么得,不是也有让空降人员担任,直接请外人来。也没因为外人都不可信任而要垮台,。
(关键应该是制度吧?),李忱这样想到,那些企业都有完整得监督机制,奖励机制,那怕是董事长或是大股东,也不可以乱搞。这也是和一些百年企业和昙花一现的公司之差别。
很多公司都会犯这样得错误。初出茅庐得董事长带着一群兄弟打天下。初期靠着董事长一个人得本领,带着一帮子可靠得属下,横冲直撞,打下一片江山。靠着内部人数少,心齐,反应灵活,硬生生打出好大一片基业。
结果到后期,因为任人唯亲,只信任自己人。制度不明,人数膨胀后得管理混乱,太过信任自己人,缺乏监督机制,贪腐横行。最终,偌大得企业昙花一现…
‘烦死了,这问题以后再说。’,李忱想了半天,不耐烦了。制度很重要,可是他要怎么去执行监督呢?有好得制度,没有好的监督也是白搭。他派谁去监督?奶奶得,这问题太复杂了,以后在想吧。慢慢想,总可以想出一个办法。
李忱不想去想了,想了半天得出两个结论,不是要有好得制度,就是要有好得人才。人才他还没有,制度短期间内他哪想的出来,只能暂时搁置了。
暂时放下这个烦人得问题,李忱决定先整理一下,唐代茶叶与现代茶叶制乘上得差异。先有个底,到时候他才好找人弄些未处理过得原茶,和准备制茶需要得工具。
他离开七小福,刚刚王通来找他,他看时间差不多了,便招待王通在七小福吃了一顿,李忱都怀疑那家伙是不是掐着饭点过来,存心仗着送税单,来搓一顿白食。他回到自家书房,找了只碳笔,再把书架上把茶经抽出来。
这本书可是他自己印的,现在他已经有专门得印书坊了,卖那些版画和书籍,已经成为一个稳定得利润点,所以他早就请了几个专门得刻板师父,建立起自家得印书坊。
唐代得制茶过程,茶经里面都写得很清楚,李忱仔细翻阅后,跟自己印象里面现代茶得制程作对照。
首先一个差别是,现代茶叶是炒过得,唐代茶叶是蒸熟得。唐朝与前朝得差别是,唐朝发明蒸菁技术,先将生叶蒸过,这个过程叫蒸菁,之后再捣制成团茶,力求保持茶叶的生鲜滋味。
陆羽《茶经三之造》,提及“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大概过程就是这样。
那现代茶呢?李忱仔细回忆当初参观过得制茶过程,首先记得是要晒,放太阳底下善成案绿色,没有太阳的话就用机器烘也可以。
然后好像要放在室内,发酵?当初听介绍,好像这个过程要控制速度,不能太快,不能太慢。温度要控制好。
要让茶叶内得水分慢慢消失,如果太快,称为“失水”,这种茶叶泡起来没什么味道。相反地,如果过程太慢,残流水份,称“积水”或“饱水”,泡起来会有苦涩味。对了,八成是这个过程,让茶得苦味消失,唐茶就是没有这个过程,才会比较苦,可是因为处理过,比以前的茶又少了分苦味。
等一下,好像也不对,这个发酵得过程,区分出了很多品种的茶。有全发酵,半发酵和不发酵得,不发酵得好像就是绿茶了。如果靠发酵去除茶叶中的苦味,那不发酵得岂不是很苦。
李忱暂时搁置了,是不是发酵控制苦味得问题,这个要经过实验,他在这里空想,想不出答案得,以后有机会实验再说吧。
下一个步骤是炒茶,顾名思义应该很好懂。不过专业得称呼叫“杀菁”或
“蒸菁”。这是以高温将茶叶炒热或蒸熟,破坏发酵作用的酵素活性。写到这里,李忱顺带注记了一笔。
他记得哪一本关于茶叶得书提到过,好像宋代时候,茶已经成为了重要得出口品,出口到阿拉伯世界。好像是因为宋茶工艺得缘故,宋茶出口后还会持续发酵,运到中东,刚好发酵得差不多,变成阿拉伯人喜欢得饮料,让茶叶在阿拉伯世界流行起来。
会顺带一提,是因为茶叶可是很重要得出口品。当初茶叶传入英国后,造成了大流行,全英国上上下下都喝起了茶叶。当初英国一年要进口两千万磅得茶叶,当时英国人口才一千万左右,相当于每人两磅。
两磅茶叶好像不多,可是一磅茶叶大概就可以冲泡200-300杯茶了。也就是说,英国人平均每人每天要喝两杯。这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那个时候,全世界只有中国产茶。
全世界只有中国产茶,等于说全英国人得命脉都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中国政府用茶叶,可以轻易左右英国政策。想一想,这有多可怕。
嗯?日本和印度也有产茶?别忘了,英国人爱喝得是红茶。可日本是绿茶,品种不同。而印度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呢。
这种足以影响国家得战略级武器,李忱当然得提一下。虽然说现在英国地理位置没跑,可是太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也是很爱饮茶得,连英国人都是受到阿拉伯人影响,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比英国人喜爱,但是李忱觉得,将来与阿拉伯人打交道,能多张牌是张牌。
好吧,扯远了,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茶得重要性,现在继续。炒完茶,接着是揉捻。好像有分两种,一种用布包成团,然后用机器反覆揉捻。一种直接就是一堆。
李忱提笔记下,这过程可以不用太讲究,可尽量用机器。揉捻得目的是把叶片内汁液挤压出来,附着于茶叶上,使得冲泡茶叶时茶液能很快溶解于热水中,成为一杯滋味香醇的茶汤。
揉捻完应该算快完成了,最后需要干燥,这可能要件个炉子了,因为要彻底把茶叶烤干,不烤干,无法保存。记得当初参观得时候,有介绍道,为了要让茶叶足够干燥,甚至要进行二次干燥。第一次先干燥到七八成左右,拿出来让茶反潮,之后才干燥第二次。
干燥完,最后还要培火,这算是一个再加工得过程。主要透过培火让茶香更完美。所以不同种类得茶叶,培火得程度也不尽相同。
工艺整理完毕,李忱开始琢磨刚刚得问题,唐茶和现代茶的差异,看来还是蒸得部份有问题。后面得步骤,什么培火和揉捻唐茶似乎也有,差异最大得是前面,唐茶是生茶就直接蒸了,可是现代茶还要经过晒干,发酵。嗯,先叫人去买一些原茶回来,再慢慢试试看吧。这个时候,又有人匆忙跑来找他。
‘主人。’,一个轻的仆役,在门外轻轻的敲着们,‘刚刚极乐天管事来报,说王帅选好了几个地址,要请主人去看看,那个地方比较合适。’‘刚刚王通来怎么没说,算了,什么时候去?’‘还在等主人回话呢。’‘那就明天吧,早一点去,争取当天来回。’,桶桥镇也是有点距离得,即便两人都骑驴,算是有车一族,但是这速度真是有点拼。仆人应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