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这些,吏部上下,是花了大力气的。
大同镇。
大同,大同。
或许,无法打造将大同镇真的打造成大同社会,但势必要打造出一个大同官场。
确保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晋商之事不会再现。
“有心了。”
朱厚照点点头,道:“就照此办吧。”
“臣遵旨!”
杨一清尚书退后,户部影子尚书、内阁中书舍人李梦阳上前,道:“陛下,西山八千晋商之财,在都察院配合下,户部基本抄点完毕,这是账本!”
李梦阳跪捧着账本,双手高举。
账本中,是一串串数字,但就是这些数字,都能压的他站不起来。
阁老,尚书们,眼神不由控制的往账本上瞟。
显然,对这国朝三大商帮之一的晋商财富,非常好奇。
“多少?”
朱厚照瞥了眼重臣们,没有让毕云去取过账本,直接询问道。
反正日后要充入国库,瞒不过在场的人。
“回陛下,此次抄点,共从八千晋商抄出,金一千四百万两,银两千万两,古玩玉石和国朝各地良田、宅邸等物,折价两万万两纹银!”
动辄千万,万万的数字。
砸蒙了在座的阁老,尚书。
一千四百万两金,等于一万四千万两纹银。
一万四千万,加两千万,再加两万万,共三万六千万两纹银。
国朝一年赋税,两千万两。
整整十八年!
富可敌国?
不!
国可敌富!
“阁老。”
朱厚照的目光,再次转望向谢迁,道:“想到了什么?”
“太祖高皇帝,重农抑商,真乃龙目如炬。”
谢迁一凛,垂下双眼,答道。
太祖高皇帝,对天下职业进行了士农工商划分,商人被排到最后一位。
虽富,而不贵。
恐怕太祖高皇帝也不会想到,有商人能富裕到这种地步。
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你们说呢?”
朱厚照笑着望向六位尚书,问道。
“回陛下,众利之所充,而积伪之所生!”
兵部尚书梁储,起身答道。
这是《傅子》中的话,是说商人每天面对的是金钱利益的诱惑,心术一旦偏邪,则会走向巧诈虚伪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