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回不去了,就要想想以后的路怎么走。马死落地行,这是以前父亲经常说的话。人要学会变通,适应环境才能活下去。
早生了将近30年,却身体年轻了二十来岁。真不知道说是年轻了还是老了。
姜棉的目光在周围扫了一圈,感觉周围没有被盯梢,便尝试着跟以前一样让意识进入空间。
幸好,空间还在。
巡视了一遍,确定自己以前屯积的东西一样没少,姜棉松了一口气。自己那些年没白忙活,这算是穿越给的福利吧。
唯一遗憾的是,穿到70年代,自己一样成了孤儿。
作为50后的原主,如果父母没有去世,不管是不是白富美,但红三代,官二代是妥妥的。
这具身体的爷爷是曾经接受了家庭传承的厨子,抗战时期参了军,就一直在部队,开始也是做饭,然后一直在后勤工作。她的父亲在部队出生,后来参军,曾是部队重点培养的军官,前途无量。母亲则是一名野战医院的军医。
在她出生到五岁之间,由外婆带着住在部队的家属区,不出任务的时候,父母和她也能经常见面。
五岁那年,母亲成了烈士了。
之后外婆就带着她回到了乡下,和外公一起生活,家里还有两个比她大了十来岁的舅舅。
外公是一名赤脚医生,一个会拳脚的赤脚医生,在当地很有名望。外婆之前曾经教过书,因为一些事情,恰好外孙女出生,顺势辞职,专职帮女儿女婿带孩子。
姜绵接受了原身的大部分记忆,直觉这外公外婆不像是普通的乡下人。
在原主的记忆中,外公家里个个都是爱书之人,专门留了一个房间当书房,整个书房有两面墙满满当当都是书,而且大部分都是线装书。
幸好外公的直觉够敏锐,那些运动才刚刚有些苗头,他就把所有的书都收下来,找地方封存起来了。否则谁都不敢保证他们家会是什么下场。
原主从五岁到了外公家里开始,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先跟着外公扎马步,吃完早饭,再跟外婆学认字,下午还要跟外公学认药材。再大一点上学了,做饭,洗衣,乃至后前院种的庄稼,后院的菜地,都要一样样地学着打理。
外公外婆养孩子的理念是,孩子可以很疼爱,但不能娇惯,更不能养成那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米虫。所以不管什么活,凡是力所能及的,他们都会让原主学着做一点。
本来按照他们的设想,原主长大以后也是要进入部队的。不管是当军医还是其他,军人的身体条件是首要,所以,基础要从小打起。
直到12岁那年,外婆去世了。
外婆去世没多久,外公也跟着去了。
◎最新评论:
这弟弟就是过得太好了,真是白眼狼
????八位数?千万???而且高中毕业就算后期努力考了大学,但是跨国大公司的经理能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