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演义里季汉丞相诸葛亮就在阵前骂死了魏国司徒王朗……)
在袁陶公同盟与袁曹刘同盟的常年征战中,前者败多胜少,日趋衰落。
其实,袁术手下也是有过一流将领的。
不错,此人就是江东小霸王孙策他爹,破虏将军孙坚。
孙坚勇猛尚武,亦有智谋。
即使是敌对的董卓,对孙坚也是非常欣赏和忌惮。
在关东诸将中,孙坚是少有的多次带兵击败董卓西凉军的人。
可惜孙坚命不好。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孙坚奉袁术之命讨伐刘表,进攻荆州。
孙坚击败了刘表的部将黄祖,然后一路追击到了岘山,最后在竹林中被黄祖的士兵用暗箭射死。死得时候他还不到四十岁。
唉,看看夏侯惇运气多好!人家夏侯渊只是被射中了眼睛,保住了性命。
你孙坚为啥不机灵一点儿,用眼睛或者膝盖接下这支箭呢?
(孙坚的大儿子孙策也是个短命鬼,二十五岁就被仇人刺杀了。怎么老二孙权这个紫髯碧眼的竖子就能活那么久呢?)
孙坚死后,袁术麾下就没什么有能耐的将领了,之后差不多是屡战屡败。
曹操夺取了袁术的豫州,又击败了他的盟友徐州陶谦。
袁术实力大损,日趋衰败,最终只能龟缩在淮南一带。
可他偏偏在日落西山的时候,选择了僭号称帝。
人家袁术也是有充足的理由的:
一是自西汉起,民间就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
既然是谶语,那肯定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同一句谶语,不同的人就能解读出不同的意思。
袁术的表字是“公路”。
嗯,对!“公路”就是“当涂高”啊!
(古代“涂”跟“途”是相通的,都有“路”的意思。)
看来我袁术是命中注定要代汉啊!
二是他手里有传国玉玺。
孙坚在洛阳的一口井中捞出了传国玉玺。后来袁术从孙坚手里把它讨要了过来。
袁术醒悟了:我既符合谶语,手里又有传国玉玺,然而却一直运气不佳,屡屡失败,为什么呢?
肯定是因为我没有顺应天命啊!
于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袁术便“顺应天命”,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