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庄严地接过孙悟空递来的判官笔,小心翼翼地灌输道源以感应,结果倍感亲切,似乎天生便有联系。吴承恩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从花果山的神物中零星接触到的或强或弱的共鸣,就是来自这里。
吴承恩开始按照此前完全不同于花果山套路的自定义招式,运法集中在判官笔上,将脑海中看似凌乱却规律十足的想法挥动起来。判官笔果然神效,结合起来十分恰当,吴承恩诸多茅塞顿开,原本没有涉及的领域全都呈现出来。如此再和花果山套路联系,吴承恩的修为顿时上升一个档次。
比吴承恩高兴的是孙悟空,他在前者身上发现新的亮点,正如预期,达到诸葛亮提到的对抗六耳猕猴最根本的基础。孙悟空耐心等待吴承恩演练完毕,然后鼓掌并向他走近,说道:“这才是修炼该有的样子。不错,吴,你可比我当年进步要大。”听到孙悟空如此高的评价,吴承恩受宠若惊,连忙表示不敢当。
“哈哈哈。谦虚好啊。”孙悟空再夸一句,但话音再转,“不过现在只是基础,你要走的路还很长呢。”他看向四周,再对吴承恩说道,“水帘洞并不适合你的修炼,那太花果山。我带你去一个更好的地方,你在那里尽可大展手脚。”吴承恩感谢孙悟空,并询问地点。孙悟空道:“墨池。”
孙悟空右袖一拂,道法席卷间时空变幻,白色在翻滚中演变成黑,随即沉甸化流,以水成池。刚到墨池,还没等吴承恩看够风光,判官笔早已脱体飞起,重重坠落那边水中。吴承恩顾不上和孙悟空讲话,跟着跑到水池边,在岸上多次探索未果后,他纵身一跃,跳入水池中,一边追逐判官笔,一边借此机会修炼。
孙悟空站在岸上,点头看着已经进入忘我境界的吴承恩,非常满意。渐渐地,他双眼微眯,思维跳转到此前在花果山高峰上和六耳猕猴对抗的情景,杀气渐升。自从确定吴承恩的修炼进入正轨以后,孙悟空的这个愿望再次被他提起。
孙悟空留吴承恩在墨池,他离开再次去找诸葛亮,说起一切。诸葛亮听完孙悟空的话,非常惊讶,因为吴承恩对判官笔和墨池以及其他花果山神物的契合度远超他的推测,这有些不太平凡。这个结论再次对孙悟空造成认知上的冲击,他顿时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吴承恩之谜恐怕没那么简单,不会太快解开。我们先去搞定火焰山吧。”诸葛亮也想不出个道理,只能转向现实任务。孙悟空也同意这个决策,于是跟着诸葛亮来到圣殿,准备对火焰山出手。
火焰山不是一般的凡地,此件蕴含大秘密,并且因为和孙悟空、六耳猕猴都有直接关系,位置显得更加重要。万年法则运转下的天文地理非常强势,时空中到处都是冲击的道源,连寻常的法力都会崩溃,唯一被允许存在的就是火焰。此间火焰非同小可,连三昧真火都要退避三舍,甚至可以燃烧空间,引发世界动荡。
孙悟空和诸葛亮撕裂虚空,遥遥感应火焰山。道法甫至,火焰山的无尽热量立即汹涌而腾,浩荡砸下。花果山中,孙悟空左手握拳,向天一抬,调动体内连篇道法成屏障,对抗火焰山防御,他紧皱眉头:“好强的干扰!”
诸葛亮早就准备好,只见他的面前悬浮有一块巨大的八卦盾牌,威压集中再分成八个方向扩散,立即连出一片领域。八个方向符文缭绕,闪动中自成体系,作用在天地间,最终收合变整体,这就是著名的八卦阵。
八卦阵一出,来自火焰山的隔空才自乱阵脚,转移作用的地方。孙悟空因此轻松接触火焰山,诸葛亮在稳定阵形以后也来到他身边,看着不断变化的地图说道:“今夜是千年难逢的大天象,机不可失。看来得去借借东风。”孙悟空狠狠,他对这个想法期待已久。
这一夜万里无云,火焰山比平时更热。有月光照在范围上,如火影动态,是说不尽的炫酷璀璨。火焰山像平日一样正常,然而今夜却成为两大人物关注的焦点。此间气氛一如它隐藏在地底深处的潜在岩浆,虽然一时平静,但随时都可能爆发。
远隔火焰山千万里以外的两座重量级殿堂,孙悟空的圣殿水帘和六耳猕猴的星系光幕同时出现同样的虚像——被光线网格数点分化的火焰山立体图独出中间,不断切换着两种颜色,黑白交错。
有一刻,黑白相叠,虚图也成火影。孙悟空和六耳猕猴都睁大双眼,嘴中吐字:“天象要来!”而遥远处的火焰山仍然没有变化,这个被两大天王定义为影响天下局势变化的地方,似乎没有适应自己的身份。
“冥王一号,开始!”六耳猕猴倒退一步,身融虚空,进入飞殿,借助冥王一号,抹出一片光影板块,双手在其中指点,操纵各种感应,瞄准火焰山,发动大挪移法则。
“悟空,你主控吧。”诸葛亮将手中扇按在面前的小八卦中,重叠间辐射范围。孙悟空右手一探,握拳再张,将金箍棒握在手中,他取代诸葛亮站到八卦阵阵核,要借东风。
孙悟空在八卦阵中规律走动,按照八个特定方向打通限制,链接天地。八卦阵在孙悟空的引导下呈现出更加强势的动态,并且构造玄圈无数,几层相继向上,向外大程度扩散,感应直通天际。
“就是现在!”孙悟空突然施展瞬间移动,出现在“乾”的方位上,同时将金箍棒重重插入其中,贯通整个八卦阵运转至此的内在核心。孙悟空的这一步实际上是将八卦阵和金箍棒联系起来,这样形成一个大型呼唤体,并且助推玄圈成功突破六耳猕猴在星球上设定的超级屏障。
玄圈在更大的范围以及减弱的束缚中如鱼得水,展现出绝对强势,链接天外一颗星石。关于这颗星石,孔明将其称为“东风”,所谓“借东风”即是如此。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