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也只能说明他有才。
很多人有才归有才,但是才能只是他们的晋身之资。
一些文章中提出要如何如何善待百姓,但是说不定写文章的这个人做了官,一样还是会剥削百姓。
就像《悯农》的作者,赵兴上辈子学到悯农的时候一直有个好奇,为何学别的诗词老师都会讲述一些与作者相关的典故,再不济也会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偏偏教悯农的时候,提都不提。
长大后才知道,写悯农的一点都不悯农。
所以一个人才能如何,和他是不是好官并没有直接关系。
(本章完)
第129章开封府
因此即便他看到一些人的文章隐隐有提议变法的意思,他也没觉得这些人就是真心实意想变法。
世上从来不缺聪明人,谁知道这些人的文章是不是刻意为之。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支持他的人中很多都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更何况这些还未入仕的学子。
不过赵兴也没有全盘否定,反正这次科举选拔的人才,按照父皇的意思,可以由他随意安排选用。
当然了,也要符合规矩。
一般来说,新科进士授官,最高的状元也就从六品的翰林修撰罢了。
其余人中少数七品,其余的都是八九品罢了。
不过对于赵兴来说已经够用了。
两百多份答卷,哪怕他只看策论文章,没有一两天时间也看不完。
赵兴一上午,也就随意抽看了几十份罢了。
“就按照你们选定的揭糊名登榜吧。”赵兴吩咐道。
“是!”海文优应道。
中午,赵兴就在这边用的饭,午饭过后休息了一阵,海文优就把揭开糊名后的名册送了过来。
赵兴看了下,一甲共有二十五人,二甲五十二人,剩下的全是三甲。
不过,这只是会试名次,最终名次还得看殿试结果。
大宋一甲和明清时候不同,明清时一甲只有三人。
但是在大宋,一甲一般都在十几二十几人之间,只有前二名会被授予状元榜眼之称。
而探花看的是长相,会在一甲中挑选长的最美的。
没错,就是最美的。
古代夸男子长的好看,也是用美,不然也就没有美男子的说法了。
当年盛家老太爷就是探花郎,不然也不会引得盛老太太一见钟情,不顾父母反对,坚持要嫁给盛老太爷了。
扯远了,赵兴在榜单第九名看到了盛长柏的名字。
而齐衡则排在二甲二十六名。
赵兴不记得盛长柏原来排多少了,不过一甲第九哪怕是会试的排名,也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