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毕竟,对比起来,净封对上净涪的情况是要比净涪对上三位世尊的情况要好太多的。毕竟就双方实力而言,净封和净涪确实还有差距,却还没有净涪与三位世尊的差距那般令人恐惧且绝望。
而除了这修为间的差距之外,双方的心性也是一个影响。尤其是当双方间的差距还可以预见的时候,那这心性就是关键。
心性坚定通透、对自己的道无比固执的人,是能够抵抗得了那来自道的诱惑,始终坚定自己的道途,只吸纳补充自己所需要的,而排斥掉一切扭曲自己那些东西。
说是这样说的,可净封没有那个兴致去测试一下净涪与他之间的差距,更没想去到这位比丘面前去试一试自己的心性坚定与否。
他不是没自信,而是不想拿自己的道途去试那个万一。
说到底,景浩界偌大一个佛门,谁真的能拍着自己的胸膛保证自己摸清了这位年轻比丘的底细?
各寺里的大和尚?
他们能吗?
不能的,便连天静寺那些大和尚们,也都不能。
便是那些大和尚们敢夸口说能,净封也不敢信。
他没见过这位比丘在各寺大和尚面前的模样,但他见过竹海灵会那会儿的净涪。
当时这位可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小沙弥呢,就已经一路所向披靡,踩在所有人头上取走了魁首。那现在呢?
现在出现在他面前的,可再不是那个净涪沙弥了,而是比丘。
净涪比丘!
净封自己在妙安寺里待得好好的,可不想放弃自己先前数十年的修持,转投妙音寺。
哪怕当前妙音寺的前景就是要比他们妙安寺要好也不行。
也幸好净涪没有要将路过的修行者都强行渡化入妙音寺修行,他很收敛了。
净封错开眼去,不敢看净涪握在手上的那一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当他将目光艰难从净涪身上移开,望向净涪侧旁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儿。
那小孩儿不过一身山村孩子的穿着,可他脖颈上,却带了一串短佛珠。。。。。。
那短佛珠的材质以及那佛珠上头凝而不散的很眼熟的佛光,让净封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他心中分明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不自觉地转头去问王二:“老檀越,那边的那孩子是。。。。。。”
王二顺着净封的目光望去,答道:“那是老朽的重孙子。小师父,我这重孙子他。。。。。。他是怎么了吗?”
净封见自己仿佛吓到王二了,连忙安抚道:“没事,这小孩儿没事。小僧只是想问,那孩子脖颈上带着的那串佛珠是?”
“哦,那串佛珠啊。。。。。。”王二也冷静下来了,他望着被王球子小心护在手里,就算睡着了也怕有人将它抢了去的模样,心下又更安稳了许多,“那串佛珠是那位净涪师父给老朽我这重孙子的。”
既然这位妙安寺来的净封师父都说净涪师父是他的师兄了,那么他师兄给的东西,应该是好东西才对,他乱个什么乱?!
净封得到了王二的确认,便兀自打量着那个小孩儿沉吟,倒没如何注意旁边那王二柱的神色变化。
他打量着那王球子半响,怎么都没看出这小孩儿有什么能让净涪另眼相看的地方,自然就更不知道缘何净涪会将自己随身的佛珠送了出去。
但既然想不明白,净封也索性不想了。
或许这就是净涪比丘与小孩儿之间的缘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