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真僧人不置可否,只又道:“分出一万部,送往各处寺院。”
“是!”那位比丘听令,不假思索先就应了一声。但应声之后,他顿了顿,才又询问道,“祖师,这各处寺院,是连同六分寺以及各处凡俗寺庙吗?”
恒真僧人点了点头。
那位比丘又问:“敢问祖师,这经义派送到各寺的数量该是如何?”
恒真僧人似乎不假思索,又似乎早有盘算。
他听得这位比丘发问,便就立刻答道:“妙音、妙潭、妙安、妙理、妙空、妙定六寺各自发送五百。这六寺所在各地的分寺也都需要派送,至于数目如何,你拟定一个标准,就按各处分寺规模分发。再有,景浩界中各处凡俗寺庙无论大小,也都必得有一部经义。”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特意重复了一遍,“无论大小,必得有一部。”
那位比丘合十低头,恭敬应声:“是,弟子谨记祖师法旨。”
恒真僧人这才点了点头。随即,他又叮嘱了那位比丘一句:“抄写经义的任务需要继续,还不能断。。。。。。”
恒真僧人忙着料理各项事务,也没有再去关注净涪那边的事儿。而同在天静寺里的净栋和净和两位沙弥,却是各自站在自己的禅房门外,向着净涪那边张望。
净栋不过看得一阵,待到那边再无异动,便转身入屋,坐在佛龛前的蒲团上继续敲经念佛。
可是不过片刻,自屋中往外传出的木鱼声就戛然而止。和木鱼声一同消失的,还有那规律节奏的诵经声。
净栋坐在蒲团上,拿着木鱼槌子的手停在了半空。而他在诵经时每每微阖的眼睛已经睁开,此时正微微抬起,望定佛龛里那一尊面目悲悯的佛陀。
他的眸光涣散,似乎正在出神。
不知过了多久,这一处禅房里又再度传出了声音。
只是这一声声音非为木鱼声,也不是诵经声,而是一声低至几近不可听闻的呓语。
“菩提圣树的幼苗。。。。。。他已经可以让它生根了吗?”
当年净涪得到那一株菩提树幼苗的时候,净栋也是知道的。不仅仅是他,就连这偌大一个天静寺里数万沙弥比丘也都是知道的。
可从菩提圣树手中得到菩提圣树幼苗,和能让菩提圣树幼苗生根成长,这中间的距离不是以毫厘算计的。
能让菩提圣树幼苗生根成长,这意味着净涪已经得到了菩提圣树幼苗的认可,更甚至是得到了菩提圣树幼苗的亲近,能与菩提圣树幼苗契合双修!
再想想净涪在不久前的那一次竹海灵会中请下的准提佛母的法念。。。。。。
净栋的眉头拧得更紧,他的嘴唇挪动,但却什么声音都没有。
这样的良材美质,也确实与佛有缘,修行境界也已经到了,应该是可以受比丘戒才对的。
可是他又口不能言,身轮有碍,显见是有诸般孽障缠身,未曾解脱。却是违背了佛门常律,佛门万万年历史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一位比丘是像净涪师弟这样的呢。身轮有碍,哪怕承接了佛门衣钵,又如何能够传承我佛门道统?
想得多的净栋仍旧在纠结,可净和却只是看了两眼,仅仅双手合十,低唱一声佛号,便转身入屋去了。
对于净和来说,净涪确实是他的师弟不假。但净涪周身的漩涡太多,一个不小心,怕就连他都会被搅陷进去,弄湿他一身。比起落入水中,净和他更愿意在岸上清清爽爽地走。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净和他已经能够看得出来了。
净涪是妙音寺的净涪。而妙音寺与天静寺。。。。。。
净涪是妙音寺的净涪,有这种的想法的,并不仅仅只有净和一人。清壬、清见等诸多大和尚,以及恒真僧人和天静寺中大半的比丘沙弥,都是这般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