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乾国对外的一百万,但是实际上参与到战斗里面的只有三十万,被虚报了许多倍。
要是推己及人的话,大周国能打的士兵估计就只有二十万出头一点了。
而大乾国李青青带领的前锋军有五万人,其中一千重骑兵,剩下的士兵中有一半是精兵,战斗力极强,当主力打也不是不可以。
属于外族的将士渐渐消失在对战中,这对李青青来说算是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好的是敌人变少了,坏的是剩下来的敌人会更加顽强,因为大周国的将士也要守卫他们本土的百姓,要守卫他们的家人。
当然,如果大乾国和大周国的两位皇帝在此刻愿意坐下来谈一谈,并且宣布停战的话,那就这个坏消息就不存在了。
但是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吗?
战斗明显是大乾国更胜一筹,大周国的边境十二城已经被李青青拿下三分之一,继续打下去的,全部拿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加重要的是,这一场战斗本来就是大周国和外族率先撕毁盟约的,要是不让对方好好长记性一次,那不是显得大乾国好欺负吗?
大周国的皇帝也是硬骨头,没有人任何撤兵的打算,甚至还继续在国内征兵想要反击。
路无歧看到前线传回来的奏折后,大手一挥也拨了一大笔银两出去,顺便刚刚打造出来的新式床弩也送了一万架出去。
新式床弩在灵活性上有了比较大的改进,不仅可以安置在城墙上,还可以被拆分带走,应用在各种场合上。
新式床弩的杀伤力并没有因为灵活性变高而减弱,一发弩箭射出去,串串一样解决三五个人是非常正常的。
一般的盾牌在新式床弩前就和纸糊的差不多,就算士兵严严实实地躲在后面,也一样会被弩箭穿透。
随着新式床弩出现的次数变多了,大周国的将士也有了心理阴影,甚至还出现了在新式床弩现身后,对战士兵直接溃逃这种事。
眼看和边境十二城池在寒冬来临时就剩下唯一一座,大周国的皇帝终于抗不下去了。
他确实是个硬骨头没错,但他的臣子并不是,眼看着敌国的军队就要长驱直入后,百官联名起来反对大周国皇帝的行为,直接把他的权力架空,然后派人送上了求和书。
求和书这种体面的说法自然是从大周国的使臣嘴里说出来的,在路无歧看来,这一份求和书和投降书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原本的十二城割让一半给大乾国,同时还会赔偿白银五千万两,战马若干等等。
这样的投降书诚意其实已经非常足了,不仅补足了大乾国这一次所有的军费开支,甚至可以反过来盈余一千万两左右。
但要是这样轻易就答应了对方的投降书,不就显得自己太好说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