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你是晓星,是千百万年皆在指点迷津的星辰。朕这白日已然西落,不值得你再引路。去寻下一个朕罢,他会比现时的这个朕更好。”
天符卫心里突而生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他伸出手,轻轻抚上白帝的面颊。若在往日的他看来,此举是违悖了君臣仪礼,他万万不会去做的。然而白帝不想他竟愿触碰已如妖魔一般的自己,眉头略舒,也未出言呵斥。
二人在火畔对坐许久。最终,天符卫仍轻轻地摇了摇头。
“我不会抛下陛下。”
白帝却笑:“既然如此,你又是如何来到此地的?你原本随侍的那位白帝又在何方?”天符卫想起那上一世留在归墟的、万念俱灰的白帝,心里刺痛,知晓是自己抛弃了他,一时哑然无言。
白帝松开了他的手,漆黑的触角离开了。他与天符卫四目相交,天符卫忽觉白帝的瞳子虽黑不见底,然深处仍有残烬。
“毕竟你并非朕的天符卫,”白帝最后微笑道,那笑便也似脸上裂开的一道伤口,教人见之即痛。
“而朕也并非你的白帝。”
那次夜谈的言语便如磐石般沉沉压在天符卫心头,往后教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先前在归墟捡回的燕鸥已然伤愈,一日,天符卫将它抱到帐外,将其放飞。这些日子里他心境有若铅沉,这是他少有的心中松朗之时。然而燕鸥似对他十分热昵,在天穹中啾唧不已。
天符卫仰头微笑着望它,摆了摆手,但燕鸥依然不去。天符卫好奇,拔足随它走去,只见燕鸥飞到桃源石门边,声鸣不歇。
他返身去寻白帝,欲与其讲这奇事,却见幔幕里空无一人,白帝的铺陈已被拾掇走,帐前雪地里以刀划出一行字:
就此别过。
天符卫立在原处,久久不言。
忽然间,他疯也似的将帐幔、褡裢胡乱收起一卷,负在肩上,在冰墙边搜罗了一遍,仍未见白帝踪迹。回到桃源石门边,他吁喘不已,猜想白帝大抵已抛下他,独个走进这石门的了。这一世的白帝对他处处爱护,也不忍教他看见自己非人的丑态。
他犹豫再三,还是踏进了桃源石门。
一踏过石门,天符卫便见眼前一片雪海冰山,枯枝上堆琼砌玉,银光闪烁,看来是仙山中的“归墟”朝代。白骨横积,冻尸遍野,天符卫惊觉他曾来过这世界。
这是他与第一世白帝别过,穿过桃源石门后,撞见第二世白帝时所处的归墟!
因每次穿过桃源石门,他皆会在石门上用剑篆字,以此作标记。此时拂落积雪,天符卫发觉字迹犹在。
为何他能回到此处?天符卫满心疑窦。他本以为桃源石门后的世界如恒河沙数,能两度踏入同一个世界便如神迹,因此他再也寻不见第一世的白帝。这时燕鸥鸣叫着,栖落于他的肩臂。天符卫心里突而生发出一个念头:
莫非这燕鸥能引路,可将他带回曾去过一次的世界?
这黑嘴燕鸥常年在归墟逡巡,上回他拾得了一只,见它羽翅受伤,便携在身边将养。传闻这溟海之底沉眠着雍和大仙,溟海水乃大仙之血,游鱼乃大仙之肉,从其中打捞出的桃源石是大仙之骨。燕鸥饮其血、食其肉,已通神性,成了大仙的信使。天符卫往日也常见仙山人饲养此鸟作传信飞奴,只知它可越万里而归乡,不想它竟仍有此等妙用。
天符卫心头忽如尘霾间透入一丝朝晖。他先在这世界的归墟中寻了一番白帝的踪迹,却久久未果。于是他带着那只燕鸥穿过桃源石门,将其放飞,紧随其后再一次穿过石门。
尔后他望见了熟悉的一片茫白,他再度来到了归墟。回首去看桃源石门,依然留着刻痕。
那一刻,天符卫喜不自胜。
他明晓了,自己已然寻到一个重返故地的法子,从此他不会再迷航。
第143章覆水难收
蓬莱觅鹿村里近来有一位怪人现身。
那人裹一身褴褛的桃纹披风,大风帽盖着脸庞,看不清容颜。他常口里吟吟有辞,对经行他身畔的每一个人道:
“蓬莱已如无根之木,将受连天雪害。子民们啊,为何要束手待毙?动身去往溟海之外罢,那里有一片胜地,风雪无侵,名唤‘桃源’!”
村里的小孩儿拿石子掷他,不客气地问:“诳言乱语什么,天暖和着呢!你又是谁?”
那人总是温和笑着:“在下乃‘大源道’教主——雍和大仙。”
他向村民们发放书册,其中舆图里描绘着仙山外的景色,水光山色,如画如诗。村民们却不信,抄起耨锄去撵他,权当他是疯子。然而十数年过去,那人嗓音不改,年岁也好似不长,仍淹留于村镇中。人们终于不由得疑心:
此人究竟是妖异,还是如他所称一般的仙人?
天候渐而转寒了,雪拥蓬户,深山遭冰封,且迟迟不回暖。那人所说的一切正纷纷应验,村民们不由得心中动摇。寒灾冻死一批庄稼,人们使出牵绳拉拂、熏烟的法子,俱不管用,稼穑死于地中,于是饥荒接踵而至。极冷的天,一伙儿人去河边敲冰捕鱼,鱼没捕上来,人却已冻死三五个。人们割树皮、挖根实,但饥饿同无底洞一般,如何也填不饱。后来饿得紧了,村民们甚而相食。有人将饿殍肢躯斫断,当“地鸡”出售,只为换得一小把米。
正当此时,那人出现了。他站在村里,依然是那和气的口吻,对众人道:
“与本仙来罢,本仙会施肉粥予大伙儿吃。”
村民们饿得如前胸贴后背的狗,孱弱地跟着他走。走不多时,只见晒谷场上已然架起一口大锅,其中肉香四溢。人们如疯了一般扑上前去,却又忽见那人披风舞动,其下有黑影射出,一股无形的力量阻住他们前进。那人笑道:“不必心急,人人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