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西汉的兴衰史 > 第102章 主父偃传(第1页)

第102章 主父偃传(第1页)

封皇后这种事,和即位,立太子是一样的,不能让皇帝自己开口,要下边的人提出来,皇帝谦让一下,然后再说勉为其难,为了国家不得以而为之,以后要靠大家了之类。

按照一般的做法,要立卫子夫做皇后,卫青应该出面,明着暗着拉拢一帮人,而后这帮人联名上书皇帝,后宫空了,陛下立个皇后吧,我们看卫夫人就很合适等等等等。

可是卫青不是这样的人,他一贯谨慎,不喜欢招摇,更不用说撺掇皇帝立自己姐姐做皇后了,卫青是决计做不出来的。只好由外人来说。

外人是不喜欢掺和进这种事的,比较敏感,说到底这是皇帝的家事。景皇帝时期王娡和栗妃争皇后,当时的大行令受唆使,对景皇帝说立栗妃为后吧,结果景皇帝勃然大怒道,这是你该管的事吗!大行令搭进去一条性命。这位大行令死得很冤,但是也怪他欠缺政治头脑。

如今刘彻朝堂之上,还真有一个人,在众人的注视下,上表刘彻,立卫子夫为后。这个人叫主父偃,主父是姓。

主父偃不欠缺政治头脑,也不是为了拍卫青的马屁,他和卫青认识,但不至于到鞍前马后伺候这种程度,卫青也不是他的老大,卫青不是任何人的老大。

主父偃这么做,因为他早就看出了苗头,刘彻有心要立卫子夫,只要刘彻同意了,他便是大功臣,要升迁有升迁,要钱有钱;他敢这么做,因为他胆子很大。

艺高人胆大,主父偃艺高不高后面说,但是他的胆子确实一直大得很。

主父偃是齐国临淄人,今天山东淄博。根据这个姓判断,他大概是赵武灵王的后人。

赵武灵王晚年退位让给自己儿子,自封主父,意思是君主的父亲,就是后来的太上皇。当然这只是猜测,即便主父偃真是赵武灵王的后人,也早就败落了,所以主父偃出身很一般。

齐国自周朝时就盛产读书人,这种风气到刘彻时期犹存,主父偃也是潮流中人。他早年学的是纵横家理论,就是张仪苏秦那一套。纵横家算是三晋(韩赵魏)的流派,跟齐国的传统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主父偃在齐国的知识界很受排挤,他本身的性格又是很狂的,别人看他不入眼,他看所有人不入眼。

主父偃日子越过越穷,向别人借钱都没人肯借,他在齐国混不下去了。于是大袖一甩,昂首阔步离开了家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主父偃北上,先去燕国。

主父偃那一套纵横家理论,是乱世生存法则,和平年代是没用的,现在的诸侯可不是当年的诸侯,所以主父偃在北方诸侯间也没人气。

没人气只好转型,主父偃又去学道家,又去学儒家,所谓的诸子百家他都懂一点。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转型容易,性格转不了,那是跟着人一辈子的,主父偃还是不招大家喜欢,当然了,他照例不喜欢所有人。

当时的读书人都是成群的依附权贵,吃喝拉撒穿用全靠他们,当然权贵们有事你也得出手帮忙,就是做人家的门客。好比一棵大树,总会引来不少鸟筑巢。主父偃不是什么好鸟,鸟群容不下他,跟在齐国的情形一样,同僚们群起而攻之,主父偃又走人了,不停地走人。

再去赵国,赵国不行,又去了中山国,中山国还是待不住。

诸侯不要他,他也不要诸侯了,甩甩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主父偃西入函谷关,去长安了。

这一年是刘彻第七年,还没有打匈奴,卫青还是太中大夫,但已经是长安城人气最高的人物,二十多岁官任太中大夫,人气不高才怪。

主父偃去见卫青,卫青对读书人的态度一向很好,帮了主父偃一把,并且向刘彻数次推荐,推荐人才是刘彻布置给高级官员们的作业,但刘彻不加理会。

这也不能怪刘彻,他耳朵里一天要过多少人的名字,主父偃又是无名之辈。

主父偃决定先在长安等下去,一年两年…一直等了五年没有任何消息。期间打了两次匈奴,无数漂在长安的大小人物得到机会上位,主父偃还是籍籍无名的齐国主父偃。

主父偃游学二十多年,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他比谁都感同身受;别人白眼相向,冷眼相对,他不在乎;主父偃最喜欢仰天大笑,无论困窘破落还是颠沛流离,主父偃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生机勃勃。

这是一个真正笑傲江湖的人物。

生活所迫,性格使然,主父偃在长安漂不下去了,他做了最后一件事,写了一封长文上奏未央宫。官方的文件刘彻都看不过来,民间发上来的估计就成堆的扔在角落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