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主角穿越到了三国变成了刘备 > 第126章(第1页)

第126章(第1页)

>

方阵走完了之后,酒宴开始。

酒过三巡之后,阿备道:“备初到玄菟郡,每日整理郡务,不敢有半分懈怠。如今武事已经初定,备想要再定下文事。备曾在雒阳师从涿州卢子干,辗转得到一套由蔡伯喈亲自校注的,与太学石经相同的六经。备想以此为基础,重开郡学,广招学子,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啊?”

席上的官吏和各族首脑们的眼睛噌地一下都亮了起来。

东汉的郡学和太学都相当于干部储备学校。重开郡学,对于那些想要送家族子弟去做官的人来说,肯定是件大好事。

而且,这位刘府君手里还有蔡伯喈亲自校注、太学石经同款的六经!对于像玄菟郡这样距离雒阳城四千里开外的边陲小郡来说,能够在家门口就学到这样全国最高端的经书,那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说不定,在学习了这套经书后,他们玄菟郡的子弟还有机会到雒阳太学求学,进入雒阳朝廷为官呢!

若真有那一日,那才是大大地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啊!

这样的事情,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就算知道这是刘备的拉拢之举,他们也要兴高采烈地表示支持、支持、强烈支持!谁要是敢反对,他们一定第一个跳出来扇出一个大耳瓜子!

于是,郡中官吏和各族首脑们恭顺地低下了头,齐声道:“府君英明!”

如此打一棍子再给颗甜枣的操作后,玄菟郡中大部分人都倒向了刘备这边。张王两位族长就算再怎么心有不甘,见大势已去,也只能忍气吞声、黯然退场。

之后,重开郡学一事,便落到了孙乾的身上。

玄菟郡各族首脑们见郑玄的高徒也出山亲自教学,更加兴奋。他们纷纷主动表示愿意捐钱捐物,以求为族中子弟在郡学中多谋求几个名额。

张王两位族长本人是十分鄙夷刘备的阴险狡诈的,原本也很不想掺和在这件事情中。但奈何族里的其他人不干啊!

下面族人们表示:族长你看不惯刘玄德,那是你们私人的事情,别拖累了我家孩子上学啊!我家孩子要是因为你失去了进入郡学的资格,我就跟你拼命!

上面的族中长老们表示:族长应该以家族兴衰为重,不能一时意气。如果张王两族因为失去郡学名额,而被其他家族超过,那就是愧对列祖列宗的大罪!

要不然怎么说“孩子是家长的软肋”、“教育是拿捏家长最好的办法”。阿备将“重开郡学”的这张王牌一打出,张王两位族长立刻被拿捏得死死的了,再也掀不起反抗的风浪。

哪怕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吞,和颜悦色地送上钱财礼物。

当刘德然的线报送过来的时候,曾经被张王两族狠狠为难过的简雍、高诱、孙乾等人都笑作了一团,终于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酒宴还未散时,阿备就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个年轻人格外与众不同。

方阵走过时,观看的人或惊讶或胆寒,唯独他一人泰然自若;重开郡学的消息放出时,听闻的人或欣喜或憋屈,唯独他一人波澜不惊。只凭着如此不被外物所动的超强心理素质,阿备便料定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人。

于是,阿备偷偷询问这两位是谁。得到的回答是,这个人是公孙康。

蒸笼里伸出个头来——冒出个熟人。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公孙康虽然没有露面,但还是在台词中出场过一次的。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等人逃到辽东,就是这个公孙康将他们斩首,并将首级送还给了曹操。

这个出场因为在“郭嘉遗计定辽东”神剧情之中,所以阿备的印象非常深刻。

而借着东汉玄菟郡人的叙述,阿备又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公孙康的其他事情:

比如,他的父亲公孙度原本是辽东郡襄平县人,为逃避官吏的追捕而到了玄菟郡,成为玄菟郡的小吏;

比如,公孙度因为和当时的玄菟郡太守早夭的独子同名同姓而受到关照,有了上学娶妻的机会,从此逐渐发家,现在在雒阳朝廷中任尚书郎;

再比如,公孙度虽然已经当了京官,但一家子依然因为出身低微而被瞧不起。之前,辽东属国人公孙昭代理襄平县县令时,还征召公孙康担任伍长。

给京官的儿子安排这么个职位,妥妥的就是在欺负人!

阿备瞬间明白公孙康为什么始终一副“一个人孤立所有人”的冷漠表情,因为作为外来户的他们始终处于玄菟郡士族的鄙视链最低端。见多了事态炎凉之后,自然对这些玄菟郡大族们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对于玄菟郡本地大族来说,公孙康这属于白壁上的污点,欲除之而后快;但对于阿备来说,这妥妥的就是藏在石头中的美玉,正是他极度稀缺的人才啊!

搞政冶嘛,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反对者完全清除干净的。这种时候,拉一派打一派就成了必然选择。

如今,他能够靠着新官上任三板斧将张王两族暂时压制下去,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当官就要做事,做事就要靠人,而玄菟郡的官吏们大多是张王两族的人。

靠着郡学网罗其他家族的人才,逐步替换掉张王两族出身的官吏,逐渐收拢权柄,是一条十分稳妥有效的道路。但缺点就是耗时太慢。

为了在空窗期中继续压制张王两族,扶持一个张王两族之外的、和玄菟郡本土势力尿不到一个壶里的第三人,就成了上上之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