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阿备原本的大营之外,糜芳、简雍等人早已又带人另开了一座小营,专门用来收容那些被带回的流离百姓,给他们发放口粮衣物,为他们诊病疗伤。
卢植受了刘备的委托,重拾自己的老师旧业,找了一间帐篷开了学舍。虽然面对的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百姓,但依旧教得尽心尽力、一丝不苟。
阿备身为主公,自己也从不躲懒。只要有空,他都会到百姓营中视察,或者帮忙烧饭端汤,或者帮忙送医递药,或者带着一群人一起打扫卫生健身活动,或者用路边的狗尾草给小孩儿们编上几个小狗小兔子。
诸葛亮跟在阿备的身后帮忙,也被硬塞了一个草编小兔子。
看着手里材质低劣但做工精致的草编小兔子,诸葛亮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主公是否无有远志,结小兔子聊以消遣?”
阿备看着诸葛亮一本正经的小脸,忍不住笑了起来:“阿亮以为,什么才是远志?”
“当然是整军队、结士族、盟诸侯、诛董卓、复汉室!”
诸葛亮的小嘴叭叭,一开口就是一副宏大远景,让阿备不由地幻视央视版《三国演义》的隆中对。不得不说,诸葛亮如今年纪虽小,但战略眼光一点不差。
阿备笑着听完,手下动作不停,很快又编好了一只小狗:“阿亮说的一点也不错。但我现在做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有志之事。”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睛往旁边的人群看。
诸葛亮顺着阿备的眼神看过去,只见最新一批受伤痊愈的流离百姓们正被简雍聚在一起,询问他们今后的打算。有愿意留下来的,就直接留下来,或入伍当兵、或做扫洒民夫、或做屯田农人……有不愿意留下来的,就发放路费,随他们各自归家。
有的百姓不愿意留下来,当场拿了路费就离开了。但大多数的百姓,都直接双膝跪地,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效忠刘将军。
诸葛亮何其聪颖,立刻明白了刘备话中未尽之意,但他沉默了片刻后,还是摇了摇头:“招募流民、壮大军队确实是正道,但却不能一味刻舟求剑。
请主公恕亮直言,如今陛下失踪、董卓觊觎,我军既远离辽东故土,周围又没有可信赖相助的盟友,可以算得上是内外交困。雒阳城里的局势瞬息万变,一旦有敌军来袭,我等可能立刻就会陷入险境!
民兵可以招募,但不是现在这个时间、地点。如今新募的这些民兵,不仅难以形成有效的战力,反而可能空耗钱粮,使主公的实力大减。”
诸葛亮在益州做丞相期间,的确是勤政爱民,做了许多安定民生的好事,使得蜀中百姓自发地千年祭祀不断。但同时,诸葛亮也绝不是一个割肉喂鹰的圣人,他很明白自己行动的目的,也很明白为了达成目的所要使用的手段、做出的取舍。
因此,在央视版《三国演义》中,当曹操的大军逼近樊城的时候,诸葛亮第一个想法就是让刘备带着大军去襄阳,丝毫没有考虑过要带着樊城的百姓一起走。最后,是在刘备的再三坚持下,才同意地携民渡江。
如今,也是一样。
诸葛亮一心想要帮助刘备诛灭董卓、兴复汉室。在他看来,积极联络朝中官员、外镇诸侯才能正事,帮助京郊百姓躲避董卓、安定生活则是无有远志。
阿备心里明白,这并不意味着眼前的小诸葛亮是个没有良心的坏人。他只是沿用了汉末时代绝大多数高官军阀习以为常的做法,做了最现实可行的选择。
“你说得很对……”阿备长叹了一口气,眼前不由地浮现出央视版《三国演义》中那经典的一幕幕场景。
在汉末三国的大乱世中,大汉四百年蕴藏的质朴刚毅、庄严雍容得到了总合式的爆发——曹操足智多谋敢作敢为、孙坚孙策骁勇善战坚守信义、刘备仁德慈爱忠厚宽和……
无数的英雄豪杰接连登场,人性的光辉在黑暗中闪耀,历史的浪漫主义情怀在此时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峰!
但随着历史的前进、世道的昏乱,那些美好的人格品质、夺目的英雄气概却渐渐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
于是,吟唱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的曹操,亲手制造了“徐州大屠杀”,屠得整个徐州鸡犬不留,泗水为之不流。最终曾经心念汉室的少年变成了第二个董卓,挟天子而晋魏王,得到了三分之二个天下。
于是,曾经想着一统天下的有志青年孙权背弃盟约白衣渡江,将汉室最后的希望生生掐灭,在南方士族的簇拥下登上了帝位,却一生再也无法完成年轻时的宏愿。
于是,曾经携民渡江一生信义著于天下的刘备,也不得不巧取豪夺同宗刘璋的益州,以获取继续站在牌桌上的机会,获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业。
可即使他们放下了自己的底线,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他们依旧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
因为还有更无耻更卑鄙更不讲道义的人,潜伏在最深最深的深渊之下,静静地等待着他们露出破绽,然后一口扑上去将他们全部吞噬,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阿备在现代时之所以被《三国演义》深深地伤害,被伤到自闭,被伤到再也不想看任何有关三国的故事,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段历史背后的悲痛与无力。
原来,仁义礼智信的坚守可能敌不过阴谋者的诡谲,正义与美好可能不过是为旧时代送葬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