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顺学着学着,却渐渐地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战俘营中学习的科目,除了最基础的识字开蒙之外,并没有时下流行的儒家六经,也没有其他百家。
他们学习的,据说是刘备亲自编写的教材,主旨只有十二个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每个词都是一个小专题,里面穿插了许多古代小故事,并附带百家经典中对其的相应解释描述。
等一等!刘备为什么费那么多功夫给战俘们教这些东西?他难道不该分析利害关系、威逼利诱,让战俘快点归顺吗?
高顺拿着书卷,苦思冥想了许多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勉强能说服自己的答案——刘备他,可能只是想单纯地让战俘们变成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人。
好人。
高顺心中感慨。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个词语了。在他的人生中,好人往往代表着软弱可欺。在胡人劫掠的并州里、在厮杀搏斗的战场上,好人往往都活不长。
他高顺,并不想做好人。
不管高顺心里是怎么想的,战俘营里的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除了每天的学习之外,战俘们每天还需要在营地里扫地洗衣、挑水做饭,每过七天还要被带到外面的田间地头完成各种劳动任务。
初次劳动的时候,高顺被分配去田里除草。高顺原本是穷苦人家出身,小时候也做过这些活计,按理来说没有什么问题。可惜他当兵当了十几年,手里的功夫早就生疏了,一锄头下去直接将田里的麦苗给锄断了。
带人出来的战俘营营长当时就呼吸一窒,一边给出田地的老乡道歉,一边赶紧给高顺另外分配了一个劈柴的活计。
这下子,总算是专业对口了。
高顺砍人十几年的经验立刻得到了最大发挥。他将木柴摆在墩子上,扎下马步、腰马合一、看准方位、举斧便劈,呼吸之间便有块块木柴分崩离析。劈得极均匀、劈得极精巧,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句“这活干得好”。
高顺见了,自己心里也高兴。大部分从心理来说,是希望自己的劳动取得成果、得到他人认可的,从而获得成就感。既然自己劈柴劈得好,那就继续劈下去。
高顺手起斧落,唰唰唰很快就劈好了好大一堆木柴。
杨立更在旁边,一边拖拖拉拉地劈着柴,一边不住地说:“行了行了,又不是自己家要用的柴,干嘛这么卖力?再说了,咱们以前可是校尉,是管着好几百号人的大官,怎么能干这种活呢?”
高顺不理他,自顾自地劈着柴,一如既往地卖力用功。
高顺很不喜欢杨立。
原本看在杨立是曾经董卓麾下的将领,算是盟友,对他还有些尊敬。但在战俘营中相处久了,他发现杨立这个人不仅偷奸耍滑,而且品行不端。
有一次,众人外出劳动。杨立趁着管理的人不注意偷溜到附近的村子里,意图强行侮辱小姑娘。要不是管理人及时发现,恐怕小姑娘这辈子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