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一个月内,我们就能把铁路修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区……”对方的手指头在基辅一线划了一下,这距离让李乐赶到吃惊。
但是随后对方的话就让李乐有些郁闷了:“这是我们拿出所有的储备铁轨,动用手里一切的力量才能做到的事情。”
停顿了一下,他说出了自己的悲观结论:“然后,再向前走,每一公里都需要从德国境内补充铁轨……继续改建铁轨的速度,就和爬行差不多快了。”
最后,他指着莫斯科和更远的地区:“把铁轨修到莫斯科等地区,至少要等到42年年初。”
“你还是太乐观了,我的朋友。”施佩尔一下子泼了铁道部门负责人,他自己的老上司一盆冷水。
施佩尔打断了他的估计,开口对李乐说道:“我的元首……一旦战争开始,我们生产铁轨的钢材能不能保证还不可知。”
“到了那个时候,军用的各种装备才是最优先生产的!铁轨生产速度估计无法保证现在的生产速度!”他给出了工业部门的看法。
李乐皱着眉头,综合起铁路还有工业两个部门的意见,哪怕苏军撤退到莫斯科一线等待,德军铁路推进到那里也要等到1942年的年末了。
这个时间表,几乎和德军执行巴巴罗萨计划真实的历史状况相同。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表走,德国入侵苏联的失败似乎就在眼前了。
“呼!”长长出了一口气,李乐甚至开始犹豫,不知道自己坚持执行巴巴罗萨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了:“看来,我们还是要好好计划一下了,这件事比我们想的还要复杂一些。”
在脑海深处,有那么一个瞬间,李乐甚至开始盘算,究竟还要不要率先执行进攻苏联的这个《巴巴罗萨》计划了。
如果,德军放弃率先进攻苏联的战略意图,转而在东线打一场有针对性的防御作战,歼灭苏联的有生力量是不是更好的选择呢?
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纪,有无数网络小说描写决定世界命运的苏德之战的时候,把逆天改命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东线采取守势上。
不得不承认,放在今天,李乐同样也认为,如果德军在东线采取防御态势,有很多诱人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去思考那些烦人的后勤补给问题了所有的物资都在家门口放着,这等于说解决了一个难题。
有了这个好处,那无数要消耗在进攻路上的物资,就可以用在防御上。不得不说,仅仅是心中盘算,李乐就觉得很是诱人了。
同样的,东线防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避开了天气等因素。德军不用去挑战寒冷的莫斯科严冬,同样也就不用担心寒冷导致的不适。
第三个好处就是,在国际舆论上,德国会立刻赢得资本主义国家的同情……也许,仅仅只是也许,德国能得到美国的支持!
单单只是想想就已经让人毛孔喷张了德国重新成为抵抗红色苏联入侵的桥头堡,不想看着世界被斯大林毁灭,就乖乖的支持德国抗击苏联侵略者吧!
毕竟德国再如何嚣张跋扈,不过是资本主义世界内争老大罢了,大家重新划地盘谈生意。
苏联打进欧洲那可是掀桌子,不给资本主义活路的!究竟孰轻孰重,还真的要考量考量。
至少在国体上,德国比较苏联,还是更受美国青睐的。而要说美国会不会为了抵抗苏联忘掉德国干翻英国的仇,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四点,如果考虑到德国百战精锐之师在防御之中能够起到的可怕杀伤力,吃掉苏联的进攻部队,似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是想,如果1943年的德军可以在防御战中无数次挫败苏联的进攻化险为夷,那1941年的德军,更没有理由输给对手了。
没有了进攻这一路上的损失,德军至少能节省出100万以上的部队来打防御作战,这百万精锐绝对够贸然进攻的苏联喝一壶的。
另一方面,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地球人都知道,苏联立国之后,打进攻作战就没赢过啊!
入侵波兰被打了个狗血临头,入侵芬兰同样是几乎无功而返,这一次打德国且容我先笑一会儿……
而且从德国的角度出发,苏联打进来的地方,并不是很富庶的德国传统地区,而是波兰占领区,损失似乎也不是不能被接受。
当然了,如果不是有了这么多好处,那让苏联先进攻,德国在东线打防御作战的战略选择,也不会被如此多的未来军事爱好者们追捧了。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