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家又没上奏折,没光明正大的指责他,他也只能装不知道了。不然的话,他的消息渠道不是暴露了吗?
虽然不是什么正经渠道,也没打听出来什么正经信息,全都是大臣们悄声闲聊的家长里短、个人隐私,但是听听还是很有意思的。
他因此而知道了,哪个大人惧内,哪个大人家里的孩子迷恋青楼女子要和未婚妻退婚,那个大人家里兄弟不争气却被老父母护着……
听完别人家的烦心事,皇帝心气就顺了,对后宫争宠行为的容忍度都提高了不少。
沐晟表示:“陛下英明神武,大人大量,是臣子们误会了。但正因为如此,陛下更该给臣准假啊,大家习惯了就好了,就不会有人再说什么了。”
皇帝心梗。
“闭嘴吧你,给朕老老实实的来上早朝。不过,你要是真的想要光明正大的不早起,那你可以正式上个折子,说说隔几天上一次早朝的事,拿出具体的方案来。你要是说的有理有据,言之有物,朕也不是那不通情理的人,肯定会召集大臣讨论的。”
让他主动提出更改上朝频率是不可能的,历来皇帝都讲究个勤政,给自己赢个美名,不光自己勤,还得拉着朝臣们一起勤,明明第一任皇帝就够勤政的,后面的还想在这个基础上给自己加码,愣是要没事找事让自己更忙,一代更比一代忙。
毫不客气的说,除了少数吊儿郎当得过且过的帝王,其他勤政的帝王都是累死的。
要不然,他们当皇帝的,吃的最好,地位最高,医疗最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随心所欲,想发火就发火,也不用憋着。什么都享受到最好的,怎么偏偏都不怎么长寿呢?还不都是累的!劳心劳力,可不得早死!
沐晟听懂了皇帝的言外之意,知道今天的请假是没戏了,也知道皇帝自己也想休息,但是偏偏无法宣之于口,是他这个做臣子的为陛下分忧的时候了。
他站起来,回应道:“是,臣这就回去准备折子。”
准备是要准备的,但不能由他来写,这事且得讨论一阵呢,肯定有一些迂腐的老家伙要战力全开,逮谁喷谁了。
所以,他还是找几个同僚来干这件事吧,等到问题提出来了,皇帝开始召集人讨论了,他再站个队就行了。
沐晟一下子就忙了起来,不但早朝要照上不误,中午也不回家了,沐瑾言都是让奶娘丫鬟带回来的,晚上还要在书房里待很久。
过了几天,云汐好奇的问他:“最近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没有啊。”
“那你怎么那么忙?这阵势,我还以为又要打仗了呢。”
沐晟哈哈大笑,说道:“确实是在打仗,和别人打口水仗呢,最近你夫君我被那些老顽固给骂惨了。”
第122章戏精
云汐瞬间两眼放光,“说说呗。”
曾经有一种说法,说朝会的氛围就跟菜市场差不多,斯文人吵起架来一点也不斯文,甚至互相“扯头花”的事情也是有的。
沐晟哭笑不得:“我被人骂,你就那么高兴啊。”
“我不是高兴你被人骂,我是高兴朝堂热闹起来了。”
嘿嘿,有热闹看了。
这几天她忙着学刺绣,又新开了医术和炼药课,忙得很,一点也没顾上八卦。
沐晟跟她说了说最近发生的事。
他找了几个官员,陆续上了奏折,提出修改朝会频率的事,将现在的每天早朝改为五天一次的大朝会,有什么事情集中在大朝会上说,实在紧急的情况直接求见皇帝就行了。
而且,事实上,很多事情也根本用不着上达天听。朝廷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制度,什么事情该找什么人,实在解决不了的,拿不了主意的,才需要皇帝拍板。
哪怕是在战争时期,每日上朝也没有必要,又不是所有官员都能讨论粮草和军需,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在对敌政策和策略上拿主意,只需要把一小部分相关官员召集起来就行了。
上朝这件事,大概只是皇帝和朝臣明白彼此的身份地位,每日见面交流感情的吧。真正的用处有待商榷。
机密大事不可能在朝堂上说,真正紧急的事情也不可能在朝堂上说,肯定是立刻马上觐见皇帝讨论的,哪能等到上朝?
能拿出来公开说的,通常都是不痛不痒不急不躁的事情。还有一种情况,大臣说的这件事,需要公开,需要舆论支持,需要让被弹劾的人被众人唾弃,需要给这人心理压力,让他以后办事小心点。
就好像之前郑御史参奏张侍郎宠妾灭妻,这是国家大事吗?这不是啊,这是张家的私事。但说起来,又确实和朝堂有点关系,因为这涉及到了张侍郎的人品,他私德有亏!虽然说私德不行不意味着能力不行,但是天下那么大,品行和能力兼备的人也不少,这个不行就换一个,皇家不缺人用。
约定俗成的,朝廷对官员的人品是有一定要求的,不是什么臭鱼烂虾都能当官。
可是即便这事和朝堂有点关系,就值得郑御史拿到朝会上来说吗?从国家层面来说,显然不值得。但是对于郑御史来说,值得,对于那位被灭的嫡妻来说,也值得。
郑御史选择这种方式,显然是要给张侍郎施压,让他明白,一旦他治家不严,就会面临整个朝堂的讨伐,就会影响他的仕途和前程,影响整个张家在京城的名声。
但,还是那句话,这些在朝堂上讨论的事情,纵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不值得让全体官员天天起五更爬半夜,冒着累死的风险陪着!五天一次大朝会,他们依然有机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