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重新坐了下来,继续道,“今天我为什么忽然开会,其实也因为国际湮灭理论组织公布的实验信息。”
“他们的实验检测到的时间差是0。014秒左右,而我们是0。023,数值差距已经很明显了。”
“如果内置热源强度增加100倍,时间差异可能是零点几秒,甚至是超过一秒,这是不确定的。”
“我个人认为,超过一秒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我们很可能制造出,10的负六次方数量级的反重力场……”
王浩仔细的讲解后,所有人都明白过来。
0。023秒的差异确实很小,放在实验或真实设备中根本就不必在意,但他们可能面对的是零点几秒的差异,甚至是几秒的差异。
这就必须要重视了!
等王浩说完了以后,其他人也马上讨论起来,“如果能提前几秒做出检测,对设备运转来说,似乎是好消息?”
“那也不一定,即便是提前检测,但反映在外层的时间差异不会有那么大,时间差异只是内部运转。”
“内置微型核反应堆设备的检测,肯定是在中心而不是边缘,否则也不可能检测到数值,但核聚变……当然不可能。”
“确实,我们无法在核聚变的中心位置做检测。”
“……”
这个研究可以命名为《核聚变设备内外时间流速不同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和应用方式》。
其直接牵扯到的超前检测问题,若是能够加以应用是有很多好处的。
比如,内部提前传输数据,就能够让计算机提前做出运算,来自动化进行一些外层部件的应对调整。
这个现象也是必须要应对的。
在内外检测数据传输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下,差异过大就会出现数据错误,真的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议上的讨论就是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应用、应对方式。
与此同时。
国际舆论依旧关注时间理论。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发表的实验成果,在物理学界掀起了大地震,好多学者都对于实验结果表示不可思议。
之前时间理论是不被认可的。
现在物理界制造实验结果,好多学者也以此展开了讨论,“实验并不能够直接证明时间理论,但却肯定了理论的实验基础。”
“那么要如何证明呢?”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如果能设计实验,让一束光通过极致反重力场,内外测定的速度不同,就证明了时间流速不同。”
“同时也证明了时间理论。”
很多学者都想到了同样的方法。
其实也可以通过强湮灭力场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会更加有说服力,但强湮灭力场会湮灭能量,普通电磁破速度自然无法测定。
即便是让光波通过极致反重力场,暂时也是无法进行试验的。
因为,投入太高。
现在的极致反重力场外层是磁场设备,内部则有高能核反应堆,根本无法放置精密的设备进行实验。
虽然想要证明时间理论,暂时是不可能的,但时间理论以及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的实验成果,让一些物理领域被撬开了一个口子。
其中最受影响的就是天文物理。
在湮灭物理发展起来以后,天文物理就一直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天文领域的一些测定数据以及成果都被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