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羊毛的产出让黄知县和张相公很高兴,但他们依然没有表现出资本家应有的贪婪。
当产量逐级攀升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踩刹车。
贪婪!
这两个字宛如夜空中的流星,瞬间划过李申之的脑海。
李申之发觉,贪婪就是他苦思冥想而不可得的密码。
万事俱备的宋人,就是缺了贪婪这个密码,才没有最终开启大航海时代,没有开启工业革命。
只有贪婪,才能推动人们不停地前进。
华夏人心中不是没有贪婪,而是这种贪婪最后达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也就是完成了一个内循环。
当贪婪得到了满足,便不会有人选择外拓。
在这一点上,我们与种姓制度加转世投胎原则完成了等级制度逻辑闭环的三哥并无实质性的差异。
贵族们贪婪,地主们贪婪,文人士大夫们贪婪,他们可以通过剥削农民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可以通过与夷人的贸易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需求一旦满足,他们便不再有动力去向外开拓。
而平民百姓想要向外开拓,却找不到外出的门。因为所有外出的门,全都被这些既得利益者们给关闭了。
李申之要做的,就是释放流民、平民心中的贪婪,给他们打开一扇门,让他们去追逐财富,去闯荡这世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里的小人并不是贬义。除去能名垂青史的几位大圣人外,我等普通百姓皆是区区小人罢了。
越是一无所有的人,他们越敢拼搏。
或许在商业上他们没什么能力,但要说到出一次海就能赚十亩地,无数人会趋之若鹜。
不过在此之前,李申之需要先解决开设煤矿的问题。
李申之与张浚说了开煤矿的打算之后,张浚没有急着表态。
思索了一番后,张浚说道:“这石炭确实耐用,但是开采起来难度也不小。若是咱们自己组织人手,恐怕一时之间也调配不到足够的人手。”
采煤是一项劳动和资本双重密集型的行业,即便是现代化的生产,一座煤矿也会有动辄几百上千号人。
在张浚的眼中,种地是正经事,筑城是正经事,疏通河道是正经事,甚至纺织羊毛能勉强算是正经事。
但是采煤,就不是什么正经事了。
所以张浚不太愿意组织人手去采煤。
这个心态李申之不懂。
他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看煤炭,只把煤炭当成一种战略性资源,始终持有一种越多越好的心态。
他不懂张浚的心态,赵不凡却懂。
赵不凡不仅懂张浚的心态,更懂得李申之的心态。
他从李申之热切的眼神之中就能看出来,李申之对石炭的渴求有多么地热切。虽然他不知道石炭有什么大用,但就是知道这玩意一定有大用。
赵不凡说道:“张相公若是觉得为难,下官可以给临安捎一封书,有的是达官贵人愿意来开采石炭。”
张浚又沉思了片刻,觉得此法倒也不是不可行,便转头问李申之道:“申之,你觉得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申之说道:“下官只知道石炭重要,但是对于如何开采却不甚精通,张相公作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