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举报一个企业从哪个角度举报 > 第141章(第3页)

第141章(第3页)

对他们而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毛子老本吃了这么多年,航天工业依然世界排的上号,米国更是重量级,几年的技术停滞罢了,况且没有资金也不意味着一点技术先行研究都做不了,NASA还是跟踪共和国的科研狂飙做了些事的。

毕竟科技这个东西,如果知道这项技术可行的话,本身就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而目前困扰这两家的,无非都是战争和国内的政治状况罢了。

PS:二连发,一会儿还有。话说11区这个航天发射中心的名字,属实是有点东西。

第358章理想万岁,我的同志

对于一般路过德国的普通毕业生仁蕾同学来说,这去使馆的一路上听德国司机大叔吹牛逼,虽说和毕业没什么冋关系吧,不过对德国人民的友谊以及他们对探索宇宙大踏步迈向未来的勇气倒是印象深刻,完全不像是一个在长期战争中损失了近40%人口的国家,战争的伤痛依然在人民的心底,不过确实朝气蓬勃。

司机大叔听说仁蕾是中央交通工程大学的高材生之后,顿时就劲头更足了,还专门用手机翻出德国正在建设的航天发射系统的图片让她看,然后众所周知,司机都是话痨,大叔这一路上吹得天花乱坠,热情至极,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用PPT给仁蕾同学讲课呢。

虽然仁蕾小姐很想说,自己确实不懂火箭系统,什么液氢发动机液氧煤油发动机自己只在高中阶段简单了解过,也不说不懂吧,对她来说花时间是能整明白的,只不过没必要罢了。

仁蕾虽然优秀,不过还不算牛。她的室友放在以前大概率是要被叫做卷王的那种人,作为这个时代青年里的佼佼者,是央工大的尖子生,现在已经被确定保研到人民航天大学,硕博连读。保研的硕士研究方向是肖恩藤川跃迁引擎,导师是在中科院高能空间物理工程院供职的大佬,原名陆达,为了立志攻克肖恩藤川跃迁引擎改名“陆光达”,意为“达到光的速度”。

但是盛情难却,仁蕾也对这些老科技比较好奇,于是好好地欣赏了一波德国同志的航天工业建设成就。值得一说的是,仁蕾注意到,这位德国大叔的手机,用的也是共和国的,和共和国现在遍地走的个人植入式信息终端和穿戴式个人信息设备不同,还是经典的水果手机定下来的那个造型,不过品牌logo是一个圆环。

这当然不是圆环之理,而是之前提到过的星环集团负责的对外出口的信息设备,产地是11区,国内显然不产这种老式碳基芯片为核心的消费级手机了。

生产厂家其实是UNSC援助11区和索某合资建立的,主要是质量确实很好,价格又实惠,就像大疆一样,在当前的世界安全形势下,不少国家直接拿它作为军用品,最后就由星环防务收购进行生产管理了。

德国同志规划的大型航天中心设在慕尼黑,也就是德国东南部,那边离当年中欧战争的核爆遗址也没多远了。设在那里主要是纬度相对更低,然后处于国土腹地,南边是意呆利,会安全很多。

占地面积很大,直接在慕尼黑东南面占据了大片土地。一期工程共8个发射工位,1号大工位是可以容纳胖五这个吨位的大火箭发射的,然后是一些中小型火箭的工位,二期会扩建到12个工位。

虽然和共和国关系密切,气象预报,地质监测,民用通讯信号中继等等都可以和共和国合作获得,不过军用信号以及科学研究等等还是需要自己发射卫星的,这是共和国承诺的不协助任意国家获得先进空间军事能力,和平利用近地空间的原则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西半球的地面雷达站,还有被命名为“青年号”的海上测量船在建造中,执行中继信号,火箭姿态控制等等任务。

在北海,还有大型的海上机动发射平台在建设中,目标是快速反应,低成本发射的中小型固体火箭,也就是共和国以前快舟系列的定位。

至于德国的大火箭,则受惠于共和国大批导弹和相关工业技术的援助,不仅有技术还给德国培养了一大批相关的人才,起步就是共和国当年921火箭的水平,2000多吨的起飞重量,三级半构型,近地轨道达到70吨运力,地月转移轨道也有27吨,这个起始点相当高了,11区现有的H4还真比不上,必须得H5火箭才能超过。

总的来说,废墟中起步的新德国航天事业,面临的困难远比11区多,不过热情也是丝毫不减,相关的投入和建设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了,11区的先发优势也就是这两年了。

一路的见闻下来,对仁蕾来说,最大的收获当然不是自己的毕业实践报告有灵感了,而是切实地感受到了一种名为“理想”和“热情”的力量。

这是现在UNSC核心几个国家共有的一种社会氛围,从小就在现在一路指数爆炸式发展的共和国里长大,对仁蕾来说,光明的前途和迈向星海未来,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对于国外,对于同样怀揣着美好理想的国家,她是第一次深刻了解。

无论发展程度的先进与否,为人民所共同支持,同时还有正确理想指引的国家,其光彩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国内的新一代来说,在共和国高速发展的时候,克服对国内多少跟不上快速发展社会的劳动者的优越作风是一方面,克服对国外广大人民的优越作风则是更为难得的。

就算是研究着超光速引擎,也不能超到离开群众,这是共和国能保持凝聚力,从这次入侵危机中发展起来的理想主义力量的源泉和根基。

先驱给的只有科技资料本身,而真正让共和国稳定发展,一边打仗一边强大到今天的,是自己的独立探索,还有人民群众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和踊跃的参军上战场。

这大概是这样的实践对于当代共和国高等教育学生更加重要的一点吧,能学到专业有关的知识更好,但是来自群众的教育,明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为着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崇高理想,能悟到这一点才是更加重要的。

而对于仁蕾来说,她一路上看到了中亚的大草原,东欧的战云密布,俄国革命的风云激荡,新德国的朝气蓬勃,一路上见过了从铁路维护的军人和工人,到面前这样的德国司机大叔在内的无数各行各业的群众,确实对“人民的事业”这个自己在学校里被无数次告知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眼看着即将抵达共和国使馆了,建筑顶上迎着夜风飘扬的红旗十分鲜艳,和今天所见到的德国同志的热情一样的感觉。

突然之间,仁蕾同志好像明白了,今天很多人对自己说过的“欢迎来到第二家乡”,是个什么意思了。这里确实有着很多相似的东西。

仁蕾心里一动,嘴角挂起了一丝笑意,收拾自己的东西之前,先拍了拍大叔的肩膀,把手机递给了他。

“如何?我的同志?虽然还没完成,但是我的儿子就在那里建设和工作,我为他自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