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知道。
贾蓉不清楚、肖鲲不清楚,重伤昏迷的周洋也不清楚。
隆泰帝此时的脸色比煤炭还黑,一国之君短短时间里被行刺两次,从所未有。上一次是在京营把守的铁网山,这一次更是直接让刺客进入了皇城之内。
荒唐,可笑。
隆泰帝回了养心殿中,只吩咐忠顺亲王、西平郡王并刑部等严加审讯。又让锦衣府赵全、仇百林二人去调查犯人行刺时的具体情形。
仇都尉这些日子来了锦衣府,一心郁郁,如今瞧到机会,便想着做出一桩大事来。
他确实是个能人,不到半日便把陈德、黄五福、陈德长子、陈德次子等人口供收齐,甚至把陈德在内务府当护军的外甥锁了。还又锁了陈德最早的雇主内务府张老爷,以及最后的雇主孟家老爷。
至于周家,仇百林则是请了几个周府管家来问话,十分客气。
不到半日功夫。
陈德、黄五福、陈德长子、陈德次子四人口供便呈上养心殿。
同一起的还有关于神武门遇刺事件详细奏报,以及诸位大臣对侍卫、锦衣府、内务府当时事发表现的奏摺。
隆泰帝心里最关心的却不是陈德为什么刺杀,也不是陈德为什么会在皇宫,而是伤痛当时御前大臣、御前侍卫并顺贞、神武二门的侍卫们当时的表现。
这位当今圣人心里悲愤至极,黑着脸儿说出长长一段话。
“御前侍卫及各项人等,彼时不下百余人,而奋不顾身擒捕凶犯者,只此六人。
忠顺王、西平郡王、周洋等六人,受恩固厚,然百余袖手旁观之人,竟无一受恩厚者乎?
忠顺王系朕之弟,西平郡王系朕之妹夫,固应休戚相关,朕怀深慰。然百余袖手旁观者,岂无朕之至亲,岂非世受国恩之臣僕乎。见此等事,尚如此漠不关心,安望其平日尽心国事耶。朕之所深惧者,在此而不在彼。诸臣具有天良,自问于心,能无愧乎。”
隆泰帝愈说,脸色愈黑,心里也愈冷。
铁网山事发之后,他便叫义忠亲王整顿了领龙禁尉府,哪料才这么短时间内一大群侍卫竟如此怠慢懒散,便是遇到刺客竟还袖手旁观。
隆泰帝先瞧了神武门世间奏报,又看奏疏。
事情竟比他想的还要恐怖。
他在其中一本奏疏中竟看到了侍卫佩戴假刀的描述,隆泰帝只觉额头两侧突突大跳。
原来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大多武艺稀疏,因出身勋旧贵族都是公子哥儿,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经历过战阵的武将。所以,他们不仅武功平平,武备也是极差。
又因神武门、顺贞门两处向来清闲,龙禁尉腰刀又十分沉重,不少公子哥儿卫干脆就做一个假刀,这种假刀只有个刀鞘和刀靶,刀靶再往前就是空的,没有刀身,这样整体就很轻,便于当差时候佩戴。
所以今儿出了事,不少侍卫们连刀也不敢拔一下,是怕露馅了。
隆泰帝看着看着,忍不住笑了。
别说是他了,这样的事情哪怕传到民间,百姓们也会以为是哪个没来过京师的说书人杜撰的。
太离奇了,比荒唐更荒唐。
这群龙禁尉可都是王孙公子,即便出身差一点的也是节度使的公子。里面还有不少皇族王亲子侄,没想他们竟也是如此应付。
隆泰帝忍着怒意,持朱笔批下:“皆应视国事如家事,世受国恩,岂可如此漠不相关,良心何在。”
批毕,又看几人口供。
这些口供无非说的是陈德最近遭遇,一下死了老婆,病了岳母,又病故了姐姐等遭遇,然后一心求死。
隆泰帝对此倒没多言,只叫仇百林继续审讯。
仇百林欣喜点头。他一直觉得此案中有一个很大疑点,既然陈德要寻死,为何费尽心思钻入皇宫?直接跳下护城河?或是一刀抹了脖子,哪怕拿两根绳子上吊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