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府,宁安堂。
高台软塌上,北静太妃慵懒的倚坐于上,一袭杏黄裙包裹着曼妙的娇躯,美丽妖娆,薄施淡妆,模样端庄之中透露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妖媚之感。
大抵就是善良的小姨那款。
凝眸看着堂下的元春,北静太妃美眸闪了闪,若有所指的问道:“宁国公府的事情你有何看法?”
“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贾珍贪墨赈灾粮食而被下狱的事情在京城传播的很快,武勋权贵们大抵都收到了消息,北静王府自然也不例外。
元春星眉微蹙,一张珠圆玉润,一如牡丹花蕊鲜艳耀眼的脸蛋儿透着忧色,藏于裙袖中的纤纤玉手攥紧着。
她明白北静太妃询问于自个的用意,无非是她身为北静王妃,一言一行代表的都是北静王府,提醒她谨言慎行。
毕竟这件事儿关系的是贾家。
抿了抿粉唇,元春轻声道:“由锦衣卫拿人,想来珍大哥十有八九贪墨了赈济粮,如此行径,儿媳也不知说什么好,不是说圣上下旨让三司会审,且先看看形势,再做计较。”
虽说是亲戚关系,可贾珍这事情犯的着实令人无语,大灾时节,居然惦记上了赈济粮,怎得如此糊涂。
怎么说呢,恨其不争吧!
眼下事情已经出了,元春虽然顾念亲族,但也不至于颠倒黑白,只能说尽量帮衬,省得牵扯过大。
毕竟现下的元春是北静王府的主母,她更多的得为北静王府考虑。
只是心里总是不爽利,这时候,元春想念她的少年郎了,哪哪都想,若是夫君在,也不至于没个头绪,作为妻子,都听夫君的也就是了。
北静太妃闻言芳心甚慰,她原本怕元春因为对方是其娘家人而有所偏袒,现下看来倒是她多想了去。
这无关其他,关键在于一个态度,你关心娘家无可厚非,但却不能拖北静王府下浑水。
不错,拎得清事儿,这才是北静王府的主母。
沉吟一声,北静太妃湛然道:“你也不用过于忧心,贾家一门双公,于朝廷有功,想来圣上也会顾念一二。”
宁国公府的事情,其实北静太妃懒的理会,尤其是自家宝贝儿在外奉旨赈灾,这宁国公府的人不知帮衬,反而拖后腿的贪墨赈灾粮食,有此境遇实属应该。
若不是因为是贾家人,元春的娘家人,她一定要帮帮场子,狠狠地打击一番,以泄心头之恨。
哎,儿行千里母担忧,也不知那猴儿现在怎么样了,下面的人有没有照料得当,有没有痩了?
怪想着的。
元春闻言,玉容忧色未减,贾珍此番犯的事情可谓不小,加上以往夫君与她闲聊之时,言及圣上对于这些开国功勋一脉颇有微词,说不得会借此重惩,起杀鸡儆猴的作用。
思及此处,元春担忧道:“母亲,功是功,过是过,珍哥儿这回做的实在是不地道,怕是会连累到亲族。”
实话实说,元春在宫中数年,与家中感情渐淡,也就是自小对她有教养之恩的贾母、贾政、王夫人以及宝玉关系亲厚,旁的也就是亲族关系,说对贾珍有什么亲情那就是假话。
况且贾珍在府邸一些胡作非为,元春有所耳闻,心中确实无感,也就是因为贾珍是贾家族长,一旦出事,整个贾家都要受到牵累。
北静太妃闻言了然,湛然道:“关心则乱,你也是个聪慧的,怎得现在还糊涂了,即便圣上问责,那也是宁国公府的事情,与荣国公府无关,别忘了,溶哥儿深得圣心。”
虽同是贾家,但宁荣毕竟是两个府邸,荣国公府是北静王府的姻亲,若不是重罪,也不会牵扯荣国公府。
北静王府的体面,圣上还是要顾念一二的。
元春闻言不可置否,理是这个理,但贾珍身为贾家族长,怎会对荣国公府没有影响,只是说不会有问罪于荣国公府。
这一点,也是元春能坦然面对的缘由之一。
不过北静太妃把话说到这份上,元春大抵也明白北静太妃对此事的态度,起码不会对荣国公府视若无睹。
哎,也算是给了她这个儿媳体面了。
屏风之后,宝钗、湘云、可卿几人拢在一块,小声的嘀咕着什么。
湘云素来爽利,拉了拉宝钗的袖摆,凑上前低声道:“宝姐姐,珍大哥哥这事做的也实在是过了,好歹也是国公府的大老爷,怎得就缺银子缺的惦记上赈灾粮去了。”
宝钗杏眸闪了闪,轻声道:“这事咱们不要过问,太妃和大姐姐她们会考虑的。”
对于贾珍的行为,宝钗也不知说什么好,但她知晓贪墨赈济粮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有国公府一家,这事儿还就只是个头哩。
只是没必要谈及这些事儿,毕竟在王府里,她还是个尚未有名份的小姨子,藏愚守拙才是。
说着,宝钗凝眸看了一眼捧着脸蛋儿的可卿,那芙蓉秀面妩媚动人,一颦一动间尽显风情,即便在府中经常相见,仍是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