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初听似乎特别的敞亮,其实稍作推敲就不难察觉出其中弦外之音。??向太后这样说其实已经委婉地表达了她的不同意见,对于再立哲宗同胞弟为帝断断不行。
章惇这时也觉察出向太后的心思所在,但是他骨子里的倔强不减,侃侃言道:“以年长而论当立申王佖!”
他其实是在故意给向后难堪,既然兄终弟及不可以,立长总不会有错吧!
章惇这样说也是有他的道理,为了不再出现后宫垂帘听政的事,他的建议着实不错。要是再出现一个类似宣仁太皇太后听政的状况,绝非社稷之福,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向太后对他的不识趣多少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接口道:“申王有目疾,不可为君。于次端王当立。”
向太后这番话说的极为冠冕堂皇,申王有一只眼是瞎的。
的确,这样的一国之君怎么能威服万邦?接下来她推出的人选才是她最想说的!这才是今天所要做的事情!章惇一听向后所言,见她终于和自己摊牌了,索性也顾不得其他直言无忌了。
章惇脖子一梗,大声道:“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诚哉斯言!如果此时向太后能听从他的话,不再固执己见,那么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否可能仍是个疑问!可惜老太太心中早就有了最佳人选。这时候提出来表面是尊重众臣子,其实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章惇的话音刚落,旁边闪出一人厉声喝道:“章惇闭嘴!一切但听太后圣裁。”
众人定睛看时,原来是曾布。大多数现代人对于这个名字不是太过熟悉,但是略具文史知识的人定知道他的兄弟曾巩。曾布此人是真正的德不胜才之辈,这时跳将出来阻止章惇的再次开口。
向太后见曾布主动向自己示好,不由松了口气,这时候她话锋一转才说出先帝的遗言。她说哲宗在弥留时候曾说“端王福寿仁孝,可继大位。”
为了加强这话的可信度,她还拉出哲宗生母做见证人。章惇一见大势已去,只得选择了沉默,这也是光棍不吃眼前的亏的精要所在。大事既定,众臣于是乎迎端王入宫,即位于柩前。
这时候殿上的众臣子,一齐拜请太后权同处分军国重事。向太后假意的托辞“以长君辞”。看来这妇人在后宫呆得时候久了,也深谙以退为进的韬略。
这时的新君赵佶,又是磕头又是哀求,鼻涕眼泪一大把的挽留。向太后“乃许之”,不是我愿意这样,是你们君臣强烈要求我这样做的,不得已只有从权,我这样做只是勉为其难!于是撤了不久的帘子重新又挂了下来,唯有的区别就是帘后的人换了。
嗯,咱们的赵佶这算是捡了个漏吧,谁叫老太太的想法跟一般人不一样呢?
世事难料,赵佶他入了向太后他老人家的法眼,最终更是荣登九五之位,世事无常,大概也只能是如此了。
赵昀登基,年已花甲的赵颢则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他的吴王,当然,他也终于熬成了仅次于皇帝赵佶之下的,身份最为尊贵的人,离那个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了。
虽然这一步,也许终他一生也是迈步过去了。毕竟,同哲宗赵煦一样,刚上位的赵佶对于这个有着前科的皇叔,也不会掉以轻心就是了。不得擅自离京,这是最起码的。至于那个所谓的侦缉司统领,不过是给外人看着的罢了,好在这一点,吴王赵颢倒还是很清楚的。
也许是这二三十年来的软禁生活让赵颢对如今与他吴王爷的地位和生活很是不匹配的生活已经知足,又或许是因为赵颢已经被这么多年的生活消磨掉了雄心壮志,更可能是赵颢有了庞荻这第二任的王妃,这个本是王安石的儿媳,后改嫁于他的女人之后已经知足。所以,他可以说是大宋朝历朝历代以来,最为低调的亲王了。
然而,做为具有亲王身份的赵颢,再低调,却也不是谁都可以忽视的。毕竟,不管这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无论是之前的赵煦,还是现在的赵佶,在表面上对于这位吴王那都还是尊敬有佳的。起码的,面子上总要做足的。
皇帝都给面子的人,还有谁敢不给面子?起码的,薛明现在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好在赵颢自打娶了庞荻这个王妃之后,就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骄横跋扈、欺男霸女之事不仅从未做过,甚至连妻妾都甚少,到目前为止除了庞荻这个王妃之外,也不过是纳了两个侧妃,而这两个侧妃还都是庞荻带过来的贴身丫鬟。
王爷做到这个份上,赵颢确实算的上是一个很奇怪的王爷。当然了,风评在民间自然也是极好的。
作为当今皇帝唯一的亲叔叔,大宋朝身份最高的亲王,自然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赵颢为难的。可是,今天,赵颢却罕见的很有些为难,甚至有些愁眉不展的味道。
至于为难的原因么,则是在书案上的那张单薄的纸片。
那是前不久才从内廷送来的皇帝手谕。
在他下,则是坐着一个留着三缕长须的俊美中年书生。一身简简单单的青袍,除此之外再无长物。却显然是没有官身的。
“元先生?”
等了半天,赵颢见坐在下方的中年书生半天一句话也不吭,忍不住提醒道。再等等那薛明就要来了,总要想好应对之策才是啊。
”王爷,可还记得昨日夜里官家给王爷的口谕?”
元闲微微一笑,拂了拂下颌的三缕长须,淡淡一笑道。
“本王自是记得的。皇兄命本王今日进宫面圣同那薛状元交接侦缉司诸事。”
赵颢点点头,接口道。这也正是他如今疑惑的地方。
“那王爷如今可是疑惑官家为何命王爷将那薛状元请来王府中交接侦缉司诸事?哦,还有就是命王爷派人好生辅助那薛状元署理侦缉司诸事。”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