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舰队大部已经调整为防守阵形,可是还有二十余艘造型各异的战舰却是在曾明座船的带领下缓缓脱离大队,分作两列开始在舰队外围游弋起来,显然是在防备如今还没有看到任何动静的西夏水师的突袭。??
其实眼下的这条黄河的支流也应该算是大宋朝的内河了,可是因为这一带大宋和西夏人的防线犬牙交错,即便有大宋朝水师经常清剿,可是因为在6路上大宋朝各处防线整体处于守势,所以也没有办法将西夏人的水师彻底的清剿干净,这也是为什么进入黄河的这条支流之后薛明见到的商船要比黄河的主干道上少那么多的主要原因。
河面北岸,原本还隐隐传来的马蹄轰鸣声如今已经变成了铺天盖地的一片,即便是身在这舰船上,薛明也能感觉到船体在微微震动,河水中,不时有因为受到惊吓而跃出水面的大鱼,整个河面,就如即将要烧开的水一般,开始逐渐沸腾起来。
遥望北岸,烟尘遮天,却是什么都看不清楚。薛明想了想,转身回到舱室中,出来的时候手中却是多了一件长筒状的东西。
“咦,明轩,这是何物?”
段誉看着薛明手中那个尺许长的长筒状物体,惊讶不已。
这件东西,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果不是薛明今天拿出来,他根本就不知道薛明随身还带着这样一件东西。
“这,可是个好东西。”
薛明拿起银色长筒放在右眼上,朝着北岸望去。
见薛明故作神秘的样子,段誉撇撇嘴。
这玩意儿不是别的,正是薛明在初到京城的时候为了给外婆祝寿,顺便赚些银钱因而捣鼓出来的玻璃,后来又用这玻璃让工坊里的匠人手工打磨出来的单筒望远镜了。
当然了,薛明手中的这只却是经过了改进了的,早就预料到这次出行路途上恐怕不会太过安宁的薛明,为了防止带在身上跟人动手的时候不慎摔坏了,这单筒望远镜还特意的没有采用之前的玻璃作为材料,而是选用的上好的水晶打磨出来的。
这水晶还是薛明找赵佶要的,也算是去银夏城犒军为赵佶跑腿的一点儿小小报酬了。
好在薛明对望远镜的要求不太高,能够达到个两三倍的倍率就满意了,复杂的红外线望远镜薛明不知道怎么弄,这简简单单的单筒简易望远镜薛明还是知道该怎么弄的。
望远镜的打磨,却也让薛明打算将玻璃的烧制方法公之于众的想法给提上了议事案头。市舶总司如果仅仅依靠关税来完成他对赵佶夸下的海口,虽然说也可以完成,不过怕是肯定会对那些进行海贸的富商巨薛课以巨税。课以巨税,亲近薛明的人,也许暂时还可以理解,可是那些为利而来的商人们肯定不会这样想。
时间一长,说不定连那些本来靠着薛明的商人都会离心离德,杀鸡取卵的事情显然是不能做的太长久。可是一旦将玻璃烧纸的方法公布出来,那么市舶总司就有了自己的产业,再加上官方背景,给那些个进行海贸的富商们都分润点甜头,不仅能够让市舶总司摆脱仅仅依靠税赋的单一模式,而且还能更好的将那些巨商大薛都绑上市舶总司的战车,有了这些富商,那么假以时日大宋朝已经成型的商人阶层,必然也会慢慢围绕在市舶总司周围,那个时候……额,真到了那个时候再说吧。
视线所及,飞扬的尘土中密密麻麻的无数彪悍身影正在拼命抽打着胯下战马。
这是薛明第一次真正见到名扬天下的西夏骑兵,虽然并不是那只传说中的重骑兵。
入目所见,明亮亮的寒光几欲耀花人眼。过了片刻,薛明才适应那几欲同阳光争辉的光海。
尖顶的铁盔上一簇红缨闪耀,一片皮甲从大腿到颈;另一片从颈到腰部,同前部的甲片连接起来,每一边肩上固定一块铁板。他们每一条手臂上也有一片甲,从肩覆盖到手腕,在每一条腿上面覆盖着另一片甲。所有这几片甲都用扣环连接在一起,甲片相连如鱼鳞,细密而精致。
胯下战马基本上看不清楚模样,因为在它身体的两侧各有一片甲,一直盖到马头;另一片甲放在马的臀部,和两侧的甲片系结起来,想来在这片甲片的后面会留一个洞,以便马尾从洞里伸出来;还有一片甲在马的****。在马额上同样顶着一块光闪闪的铁板,依靠两侧的甲片固定在战马的顶部。
无论是人身上的皮铁铠甲,还是战马身上覆盖的皮甲,无不精致而精巧。很难想像,没有中原大地博大精深文明的西夏人,竟然能够制作出如此精良的铠甲。
每一名骑兵背上都有一张巨大的弯弓,在他们手中也都有一把澄亮的兵器,大多数都是长不过尺许的锋利小斧,入目所及,仅仅有部分身材格外高大、甲胄更为精致的骑兵手中才会有最适于骑兵劈砍的锐利弯刀。
这些西夏骑兵面上无悲无喜,身子在马背上就如同天生就长在上面一般,即便如此高的运动,他们的上半身却是不动如山,骑术之高明,让薛明也叹为观止。
没有一骑掉队,也没有任何一骑落后。所有正在冲锋而来的骑兵彼此间距离的差距薛明目测绝对不会过二十公分。如此惊人的高运动下,如此众多的骑兵冲锋下,这些真正的西夏骑兵依然能够保持这样紧密的阵形,其精锐程度可见一斑。
相对于西夏骑兵的装备和骑术,这些西夏骑兵无论脸上还是身体上,亦或是他们的精气神,无不在表露着一个一丝,那就是自信,绝对强大的自信。这种自信,是数十年未尝一败养成的;这种自信和纪律,是横扫万里后的气吞如虎。
西夏骑兵在这数十年的时间内,已经有了魂。这才是真正让薛明动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