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287。1访问北非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她又要发起一场对九头蛇可能对全美其他领域渗透而进行又一轮调查和清洗时,一则消息随后传出。
格里芬·齐柏林将于五月访问北非。
这让一些惴惴不安之人放下了心,尽管有些不太明白在这个时候本该趁胜追击的女人为什么突然宣布要跑到旧大陆做访问,但只要能远离这个女人的压迫,哪怕只有几个月都是好的。
不断遭遇失败以后,这些人的要求已经很低了。
虽然格里芬决定以无限能源创始人的身份前往北非,但她还是开走了作为神盾局门面之一的马里亚纳号航母。这艘军舰如今都快成为她出行访问他国的私人座驾了,不知道的人看到自家门口停了一艘航母,还以为对方是代表国家进行的正式访问。
除了她,敢问这个世界还有谁外出能有这般排场?
早在上一次联合国会议上,格里芬就已经表态过要在今年访问北非,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对有关新能源建设项目展开谈判。更早的2月,以埃及为主导的阿联就成立了,新的邦联对她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称这是近中东的一场外交胜利。
要知道,年初正是纳赛尔宣布就任埃及总统,春风得意的时候。
在他的领导下,埃及叙利亚组建了邦联,作为绿教的精神领袖,阿拉伯人对他寄予厚望。此时联合国派出航母,甚至很有可能还带来了新能源项目,意图将埃及作为第一个被纳入新能源体系的非洲国家,很难不被理解为是对他执政生涯的肯定。
为了应对风头正盛的以色列,邦联需要一场胜利来刺激本阵营的凝聚力。或者,他们也未尝不抱着寄希望于魔方的守护者能调停中东的矛盾。
但后者显然过于高看她的能力了。
身为美国的共轨父子,以色列正宣扬自己回到了阔别数千年的精神故乡,在宗教加持下对世居此地的巴勒斯坦人发动战争和迫害,以争取本民族的生存空间,根本不可能听她的。
格里芬来这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解决不该她管的事情。
五月底,一艘和中途岛级航母相差无几的二战航母缓缓驶入塞得港。
在埃及不甚整齐,但极尽庄严隆重的仪仗队的迎接下,一身熟悉工作装的格里芬从船梯处出现,在乐声中踏上陆地,与前来迎接的埃及外长握手致意。
将一艘军舰停靠在非军港的塞得港显然有些刻意为之了,但联想到这里正是苏伊士运河的北部出入口,运河对岸就是西奈半岛。此时距离第二次中东战争才过去一年多时间,在靠近西奈半岛的城市外,还能看到上一次战争留下的痕迹。
把代表联合国的航母停在这个敏感位置,很难说不是抱着某些隐喻在内。
在总统府内,纳赛尔对格里芬的到来表示了诚挚欢迎。
现在的埃及人并非古埃及人的后裔,而是外来的阿拉伯民族。格里芬在来时就对当地的历史进行了一番恶补,在避免了闹出笑话的同时,又没有忘记对现在居住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新埃及人表达了自己的赞誉。并称如今的领袖纳赛尔是推翻旧时代暴政,开创新时代的领导者。
有关纳赛尔的事迹自不必再多做赘述,正是鉴于在任期间对埃及的一系列正面举措,让格里芬相信和这样的人合作有益于新能源建设的稳定。如果他能不被时局和猪队友拖累的话,或许双方还能维持更长时间的合作。
作为在非洲第一个接受正式访问的国家,格里芬的行为对新能源在此地的建设和投资,甚至能改变当地生态格局同样意义巨大。
鉴于无限能源建筑公司在西方世界几乎移山填海般的神迹工程,纳赛尔非常相信该公司在埃及站稳脚跟之后,对整个埃及的地理环境的开发和运用都会起到正面作用。如果能学到这些技术,埃及就能在西奈半岛上构筑坚固的防御阵线以抵御以色列的再度入侵。
第二次中东战争时期埃及的西奈地区被以军如入无人之境,纳赛尔也正是凭借此次战争奠定了他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场战争暴露了埃及很多问题。
纳赛尔接手的埃及谈不上富裕,可以用一贫如洗、百废待兴来形容,如果他想让自己得到民众支持和统治长久,就必须进行改革,此时格里芬带着联合国和无限能源公司前来,这无疑是瞌睡送枕头。
尽管无限能源公司是一家美国注册的公司,全盘接受容易引起另一个超级大国的不满,纳赛尔只想发展自己的国家,但如果因此让埃及置身于两大阵营的博弈中间,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对此格里芬非常贴心的表示,如果你们愿意接受新能源的帮助,公司可以无偿提供包括人力和技术在内的任何支持。
听到如此大方的表态,纳赛尔几乎惊呆了。和西方世界打交道那么久,他就没接见过世界上还有这种不求回报的好人。就算是北边的那个超级大国,他们支持埃及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能在地中海建立军事基地。
如今的埃及是开明的伊斯兰国家,纳赛尔允许女性接受教育,对格里芬的性别并无过多歧视。再三确认格里芬的诚意之后,他有些激动地表示,如果不是注重礼法,自己就会当场拥抱她作为表现自己最诚挚的感谢方式。
对此,格里芬则说出了“你可以用埃及的富强,和埃及人民的支持率来回报我”这种高情商的话。
也许国际主义精神就是体现在她这样不求回报的态度上吧。
另外针对与埃及矛盾不断的邻居可能的袭扰问题,格里芬则表示虽然无法为其提供军事力量的保护,但会在建设新能源项目期间,尽可能选择具有天然防护的地区,以确保这些民用工厂不会遭到除自然老化以外的非自然损坏。
第一卷:287。2在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