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随着战争模式的不断变化,当时代从行星表面的大气层内作战上升到太空作战的时候,反而是战列舰更能适应太空环境,航母反倒是变得鸡肋起来。
在行星表面的时候,因为有着行星曲率的存在,以及大气环境的遮蔽和武器打击范围的问题,航母可以在敌方目标视距之外放出舰载机进行超视距打击,展现其强大的作战能力。
但是在太空中,没有了行星大气的遮挡,过去几百公里的作战半径简直就像是贴脸跳舞一样近,航母的舰载机失去了隐蔽性之后,便直接沦为了防空炮火猎杀的对象。
就像二战末期著名的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一样,即便是航母和舰载机,一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会被战列舰这种老古董打翻。
反倒是战列舰,因为强调自身防护和火力,即便是在太空时代依旧能够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来。
但同样,如果舰载机点出了跃迁引擎可以超空间跳跃,或者有足够的隐身性能,那航母依旧有着足够的战场地位。
只是航母本身的防护薄弱依旧是其最大的弱点,如果有舰队伴随那自然没有问题,可要是单舰作战航母是很难对抗进入了作战半径的战列舰的。
尤其是在太空中,没有了行星曲率的影响,没有了重力和空气阻力,战列舰的火炮射程能达到多夸张的地步是一个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的问题。
这些道理并不算什么很难或者很复杂的东西,青鸟自己都能想出来,制定南天门计划的那些军队智囊和科研人员当然也不至于想不到。
所以在心智核心的升级路线当中,无论是航母还是战列舰都是为了太空作战设计的,对于航母和战列舰而言的各种短板也得到了技术允许范围内的修补。
在青鸟可以看到的升级路线的最末端,航母和战列舰虽然还是沿袭了其最初的概念,作战方式也一脉相承,但其本身却已然是变了模样。
其中航母最终升级方向有三种,一种还是以搭载大量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方式,配合护航舰队执行任务,沿袭着传统航母的作战定位与思路,适合大舰队作战,但不适合单独行动。
另一种则类似于前苏联时代曾经搞出来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思路,强调单舰行动能力,具备强大的火力和生存能力,舰载机的搭载只是一种作战方式的补充。
至于最后一种,则几乎脱去了航母的桎梏,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新种类战舰。
它虽然同样搭载着舰载机,也拥有不错的自卫火力,但这些却都不是它最大的特征,因为这种新类型战舰的名字叫做综合支援舰。
虽然听上去和水面舰艇当中的综合补给舰类似,但本质上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综合支援舰本质上还是航母的一种,只是它搭载了强大的工业模块,可以通过采集矿物的方式获得原材料,然后利用搭载的生产线生产各种武器装备、舰载机,以及小型护卫舰。
简单来说,这种战舰只要有足够的资源,自己就能够生产出一个小型护航编队来,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负责殖民地开拓建设、常规武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堪称多面手。
相较于航母而言,反倒是战列舰的发展没那么多花活,始终只有一条路线,只不过搭载的武器变得十分复杂,最终变成了一种虽然还是战列舰,但却可以划分成新类别的战舰——综合武库舰。
比起支援舰来说,武库舰就没有那么多的功能了,它的定位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强大的火力彻底撕碎一切敌人。
因此武库舰上除了一条弹药生产线和护航无人机搭载模块之外,便全都是各种武器了。
而综合武库舰和综合支援舰,便是青鸟在分析比较了心智核心当中搭载的南天门计划所囊括的所有舰船之后,所挑选出来的两个最适合她的升级方案。
只是在这两个方案当中到底选哪一个她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上架感言
磨磨蹭蹭,这本书也到了上架的时候了。
其实上个星期编辑就跟我说可以上架,但当时想要冲一波万收,就拖到了这周,但是收藏只有八千五,实在是有点丢人。
说起来这本书应该是我写书以来成绩比较差的一本了,成绩最好的时候曾经七万收藏上架过。
但是写了三四年的书,却发现自己总是越写越烦躁,对于那些所谓的热门题材、大火的写法是越来越不感兴趣,所谓的热书也是一点也看不进,也不知道是我的毛病,还是书的毛病。
迎合市场,还是写自己的兴趣,对于全职写书的人来说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决定写一点自己喜欢和想写的东西。
一来不为生活发愁,二来就算是写喜欢的东西,虽说钱确实少一点,但也没到养活不了自己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