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象棋大师
李义庭,湖北武汉人,素有“小神童”之誉,从小由其父指导学弈,后与罗天扬等交流,棋艺刚柔相济,精熟残局,善于运子取势,技术全面。先走擅长用用中炮巡河对屏风马和顺手炮横车等开局。
12岁即开始学习棋艺,如疾风突起,进展神速,棋风亦如长江巨浪气势磅礴,广州棋坛高手曾益谦北上武汉,初见李义庭就曾预言“此子必将成国手无疑”。
后来在著名棋手罗天扬的带动指点下,于1954年崭露头角于上海大新游乐场,曾与杨官璘对弈四局,以二胜二负的成绩与之握手言和,当时的李义庭年仅17岁,所以这个被报界称为爆炸性的新闻使南国棋坛,人人震惊。1958年,20岁的李义庭夺得全国冠军,独步天下。他可以在残局争斗中战胜内功高深的杨官璘,也可以在激烈的对攻中战胜棋风刚猛的王嘉良。至于其他全国各地的“诸侯”们更是都对他招大力沉的棋艺风格有几分忌惮。当时,只要李义庭愿意杀,他能从异常平稳的局面中强行找出杀路,也能无车杀有车,一时间“李氏快刀”成了弈林中的头号利器,任你是铁布衫或十三太保横练,当者无不披靡,放眼棋国,也只有杨官璘数十年功力的金钟罩能与之匹敌。1962年,初获全国冠军的胡荣华在全国赛中碰上李义庭,结果在李义庭飘忽不定的剑锋下败北,如果不是胡荣华的恩师何顺安先生竭尽全力从李义庭手底下把一盘必输得棋下成巧和,拖了李义庭一分,最后的冠军就是李义庭的了。(那次全国赛胡荣华和杨官璘同分并列冠军,李义庭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三),可以说,李义庭在对胡荣华、何顺安、王嘉良、刘忆慈这些全国顶尖棋手的交锋中一直处于上风,即便是对杨官璘,他也毫不落下风。如果不是李义庭有偶尔输给名不见经传棋手的习惯,他的全国赛成绩还会更好。即便是这样,从1956年第一届全国塞到1965年文革前最后一届全国比赛,每届比赛李义庭都参加了,除1959年名列第九外,其他几届都在前六名之列。他的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胡荣华的十连霸除外)。1984年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文化革命之后,李义庭迫于形势退出棋坛,这不单是他本人的悲剧,也是中国象棋历史的悲剧。从此,一代棋杰就此被人遗忘。现在,说起历届全国冠军得主,大家都如数家珍,唯独对李义庭,大家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李义庭挂印封金后,从台前退到幕后,开始从事教练员工作,甘为人梯铺路。1974年全国象棋赛,身为主持人选工作的李义庭,力排众议,推荐柳大华代表湖北参赛,成就了湖北省的又一位特级大师。湖北省象棋事业所取得殊荣,李义庭功不可没,在中国象棋史上永远有他的胜绩和光彩。为我国的棋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李义庭的败局,成了赛场当天最大的新闻,这不仅仅是因为去年的全国冠军输给了无名棋手,更重要的是他能不能从预赛中出线都得打个问号了。预赛每个棋手只下六盘棋,而现在三盘棋过后李义庭的积分还只是保本,其出线前景当然令人担心了。
李义庭落到这个危险境地,也有一些人是暗暗高兴的,因为他如果最终没能出线,岂不是在决赛时自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吗?只有快人快语的王嘉良坦率地表达了另外的一种心情。他在得知李义庭输棋之后,曾对人说:“我希望李义庭能入围。因为怕杨官璘,杨官璘怕李义庭,而我则可杀李义庭。”真是处在不同的立场就怀有不同的心思。
但今日的李文庭已成长为一个棋坛巨匠了,尽管眼前这个挫折不可谓不大,然而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实力,从而以冷静的心态面对后面的赛事。接下来,李义庭先行迎战贵州林才良。为夺取胜利,李义庭在布局伊始即打破常规,突出奇兵,先疾跃盘河马,待对方进炮封车时,不仅不在中路补气,反而卸开中炮,摆出一副敞开胸膛的样子。乍见这样奇怪的招法,林才良不禁感到有些茫然,行棋也显出束手束脚。在中局分路的关键时刻,双方为争夺沿河制高点投入了大部分兵力,激战一触即发,此时林才良本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对攻机会,可惜他为求稳不敢弃子。而李义庭却洞悉局势发展的奥妙,以精彩的兑子取势战术实现了集中优势兵力的计划,对方空虚的右翼为他提供了绝好的进攻突破点。李义庭紧握战机,一通炮碾丹砂,左右开弓地将林才良的防线撕扯得千疮百孔,以下的取胜就只是一些简单的收尾工作了。稳住了阵脚后的李义庭,紧接着与老对手北京候玉山握手言和。最后一轮,他又赢了新疆李承义。盘点成果,李义庭以3胜2和1负积8分后来居上名列这个小组第一,武延福反而只积得7分,获得第二。他们两人携手出线。另外三个小组出线的则是杨官璘、何顺安、孟立国、马宽、王嘉良和刘剑青。从进入决赛的名单分析,除武延福给人有“黑马”的感觉外,其余7个人全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出线可称得上是众望所归。
进入决赛后,李义庭对小组赛中受到的挫折进行了认真的反省总结,他觉得这样的“惊吓”倒未必是坏事,反而给自己敲了警钟,决赛是万万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决赛紧接着是在9月20日开始进行的,8个人仍然采用的是单循环赛。首轮交锋就好戏连台,因为有两对“冤家”早早地就狭路相逢了,分别是杨官璘对王嘉良、李义庭对何顺安。扬官璘与王嘉良激战成和,李义庭则旗开得胜,过了重要的一关。
第二轮,李义庭又遇上了一块难以啃动的“硬骨头”,而且这块“骨头”是在预赛里就曾给他带来过麻烦的。这个人就是甘肃老将武延福。巧的是,在预赛里,李义庭与武延福的交锋也是在第二轮进行的,当时李义庭也许是有些没把对手放在心上,结果最后想赢而不可得,只得与之握手言和。今番两人再度交手,李义庭就不敢怠慢了,全力以赴后手布下对攻性极强的斗顺炮阵式。这武延福也确实不是易与之辈,尽管在布局时过早地挺起7卒为李义庭提供了反先的机会,但他能刚能柔,见状赶紧卸开中炮,对局势及时地进行了调整。这样一来,李义庭想发力也不容易找准目标了,结果一步缓手就让武延福把城池守得如铁桶一般,任凭李义庭怎样机关算尽也无奈他何。既是如此,李义庭虽然十分的心有不甘,也只有摇着头再次与武延福签下了和约。一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老棋手能与李义庭这样的棋坛顶级人物在短短的几天里连和两局,也让人们大呼意外。这轮杨官璘则胜了刘剑青。
在第三轮的比赛里,李义庭拿先手碰上了宁夏马宽。李义庭还是摆上了中炮,马宽走的也是屏风马,但他显然不想让李义庭走成激烈的过河车,因此早早抢先变招,升起了巡河炮,大有拒敌于千里之外的意图。但李义庭也并不急躁,敌变我变,以巡河车辆以七路马来个稳扎稳打。仗巡河车之力,李义庭的双马得以活跃,为总攻做好了准备。待一切就绪之后,他伸车对方下二路捉炮,试其应手。此时马宽已感到很难办,逃炮则大落后手,立显委屈。他不愿困守,沉思良久,决定弃炮陷车。李义庭也是艺高人胆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算准诸路变化后,毅然吃炮,待对方上士打车时,他不逃车而选择了一车换双的下法。几个回合之后,清点战况,李义庭不仅多吃得一相,关键是借机扑出了全部子力,形成了高屋建领般的全控之势。真是得势不饶人,李义庭弈来仍然毫不手软,一只骑河炮纵横驰骋,用得出神入化,让马宽有防不胜防之感,只得投子认负了。
而与李义庭在这轮同时获胜的,还有杨官璘,两人都是2胜1和积5分领先,互不相让。
李义庭与杨官璘前三轮同分,咬得很紧,现在就看谁的后劲足了。
第四轮李义庭对上东北悍将孟立国。这孟立国棋风勇猛,在对弈中常常以破象着手来攻破对手的王城,因此棋界人称“杀象能手”。迎战这种攻杀风格的棋手,李义庭从来都是以次对攻、以杀制杀,毫不手软的。这局棋就是一个例子。双方以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开局,李义庭尽管是执黑后行,但从抢分的角度出发,一开始就弈得积极主动,特别是一着进车对方下二路塞住相眼,暗伏着随时要打兵攻相的手段,更是让孟立国一时间有手足无措之感。
果然,在战火纷飞的对攻中,孟立国这个对相异常敏感的“杀象能手”也顾忌自己失相,先是委屈地退马边隅,继而又害怕李义庭四个大于形成归边之势,结果急躁地走出了一车换双的败着。这一决策虽然暂时缓解了李义庭在左翼的强大攻势,但其实也只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因为李义庭不仅拥有双车的雄厚物质实力,关键是各子都处在绝佳的战略位置。以下的战斗李义庭可以说是弈得满水不漏,没有给孟立国一点机会。最后,李义庭以一着妙不可言的弃炮打花心仕的杀着摧毁了对手的防线,得以顺利入局。
与此同时,杨官璘出奇兵,以自己平时甚少采用的斗顺炮布局击败了武延福。这样,两雄暂时依然是难分高下。
接下来第五轮,杨官璘乘胜追击,在对攻中谋得对手一马,从而比较轻松地战胜了马宽,而李义庭则被四川刘剑青给逼和了。刘剑青在这一战里策略很成功,那就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避免与李义庭进行激战。李义庭这局棋先行,以自己最有心得的中炮巡河炮来进攻刘剑青的屏风马。布局阶段,刘剑奇选择了最为平稳的左炮巡河变例,然后又主动弃卒谋求兑子。在对手这样的态度面前,李义庭也显得有些无可奈何:就势来个“你好我好”吧,又怕落到了杨宫璘的后面;强行动手吧,条件显然不成熟,搞不好局面失控了,自己还有失手的可能,那就更是亏得大了。左思右想,李义庭决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随机应变,实在是非和不可的话,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刘剑青看来是铁了心要下一盘和棋的,在其后的对弈中处处以稳为主,尽量找机会兑子,最后兑得双方都兵做将寡,完全无力再战了。
这样,从第五轮开始,李义庭与杨官璘的积分就拉开了。现在来看,李义庭的不利之处不仅仅是在积分上存在的差距问题,而且他最后两轮的对手一是王嘉良,一是杨宫璘,都是硬骨头,十分不好对付。在如此的形势下,第六轮与王嘉良对阵的时候,李义庭仗着先行之利,就只得不顾一切地大打出手了。却没想这样一拚,倒创造出一盘历史名局出来。
这盘棋从一开始就显得新颖别致,出人意料。李义庭先手摆上中炮,王嘉良跳起友马,准备走屏风马的样子。这都很正常,也在大家的预想之中,但从第二回合起,王嘉良却突然抢挺3路卒,马上便把棋局引上了对双方来说都多少有些陌生的轨道。出现这样的局面,功劳应更多地归于王嘉良,因为在那个时代,他在高手里是最重视布局创新的,其布局理论和实践都是同时期棋手里最为先进的,每逢大赛,常有新型的“武器”出笼,让人防不胜防,是他夺得优异成绩的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