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重生朱标是主角的 > 第36章 中书内阁上(第1页)

第36章 中书内阁上(第1页)

随着皇帝诏令的下达,数万将士开赴边疆,沉寂了几个月的北疆烽烟再起。不过从京师出发,无论到西北还是北平,按照一般的行军速度,都需要月余的时间,再加上整肃士卒、调配物资,正式的大兵团作战,估计到三月份才有可能。所以,朱标此时并不在意战事,而是琢磨着便宜老爹那一番教导。

朱元璋说得很直白了,朱标作为太子,要开始逐步接触军国大事,出现在朝廷文臣武将的视野当中了,太子不再只是一个象征,而是要介入朝政了。现阶段只是熟悉日常事务,没有决定权,为日后监国理政打基础。这个过程是历代君王培养继承人的标准流程,也符合朱标所知的历史,只不过是提早些罢了。究其原因,朱标自魂穿以来的表现,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改变了洪武初年对懿文太子‘年未长,学未充’的评价,觉得太子如今的见闻学识已经达到了知政的要求。

对于目前的朝政,融合了两世记忆的朱标,相比于懿文太子,看得更加清楚。军事上,洪武初期少有大败,依靠徐达、李文忠、蓝玉、沐英等一干猛人,面对西南蜀夏犹如砍瓜切菜,对上北元骑兵也是胜多败少,而后诸王就藩,晋王朱棡、燕王朱棣、辽王朱植都能撑起北疆的战局,有攻有守;蜀王朱椿、西平侯沐英镇守西南,保一方太平。所以朱标对于军事一直都不甚在意,一方面没有大败亏输,不必担心;另一方面,年少的他也插不上手。现下有了插手的机会,他也不想过多干涉。唯有一点,要想办法阻止朱元璋大开杀戒、屠戮功臣,居心叵测者杀之无妨,但不要牵连无辜。据说朱元璋晚年大搞诛连,是因为懿文太子早逝,要为年幼的太孙朱允炆铺路。若果真如此,只要朱标好好地活着,或许就能救下很多人的性命。

在朝政上,或者说对于文官集团,朱标就比较在意了。因为朱元璋可是干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并明示后世永不复建。如此一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少了隔在中间的中书省,皇权更为集中,皇帝对朝政的掌控大大加强,但同时也增加了皇帝的工作负担。这对于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这种勤勉皇帝来说,操劳一些尚可,但是对于那些喜欢偷懒的,譬如神宗朱翊钧、熹宗朱由校,那就是一件苦差事了。

丞相制与中书省虽然同时被废止,但二者并不是同时出现,其实丞相或者相当于丞相官职的出现要远远早于中书省。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均在中央设置一名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长官,由国君任命,辅佐国君治国,称为“元帅”、“当国”或者“执政”。战国时代,中央行政机构则以相、将为首,相负责政务,将负责军事。秦汉时代,前期(汉成帝绥和元年以前)实行丞相制,丞相又称相国、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为百官之首,其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总结起来无非两个方面:人事和决策。由此可见,这时的丞相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汉成帝正式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和大司空,将原本的相权一分为三,其实这三位都可称为丞相。东汉以来,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而大力提高尚书台的作用,最终成为了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起源于西汉的“中书官”逐步发展为中书府,进而成为中书省,又设置门下省,改尚书台为尚书省,最终形成了三省制度——中书、门下以及尚书。三省制的出现,将皇帝之下的中央权力,由三公为首的三个人转变成了三省所代表的三个官僚集团,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辅相成,互相牵制,共同维护中央皇权。

隋唐时期,进一步厘清了三省的职责,中书门下两省负责决策,尚书省负责执行,其下辖六部。三省长官称为宰相,负责中央的政务决策,其议政的地方叫做政事堂。而后,皇帝还会任命很多其他高级官员为宰相,参与决策,分化三省的相权,加强皇权的力量。

到了五代乱世时期,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的地位上升,中书门下两省退居次要地位。及至北宋初期,中书门下、枢密院以及三司(最高财政机关)并立,及至元丰改制,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保留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三省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合称东、西两府。

宋代实行宰执制度,即宰相和执政。其中,尚书左右仆射为正宰相,中书门下侍郎以及尚书左右丞为副宰相,而执政官则包括了两府的大部分长官。宋高宗建炎三年,以左右仆射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将三省合一。

同时期,辽国以南、北枢密院为中央权力机构,枢密使相当于宰相,北枢密院负责军事,南枢密院主要负责民政。其后的金国虽有三省,但中书门下实为尚书省的附庸,实则为一省制。海陵王“正隆改制”,罢黜中书门下省,仅保留尚书省,这一举动正式废除了隋唐以来的三省制度,可谓壮举。

元代以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中书省以中书令为尊,由皇太子兼任,若无太子则空缺。实际省内事务则由丞相负责。起初仅设一名丞相,后增设一名,即左、右丞相。蒙古风俗尚右,右丞相居于左丞相之上。此外,中书省内还有平章政事、左右丞以及参知政事为宰辅。中书省以下设置六部,负责政令的具体实施。

明初沿用元制,设立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设左、右丞相(正一品)及其属官,并以左丞相为尊。洪武初年,朱元璋以“吾子年未长、学未充”为由,驳回了朝臣以皇太子为中书令的建议,这导致丞相的职权再一次达到了顶峰。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为集中皇权,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为由,罢中书省、丞相制,并严令后嗣之君不得设丞相,臣下亦不得奏请。至此,延续了千余年的丞相制度被废,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就此终结,六部之上再无中枢机构,皇权得到了空前的集中和加强。

注:参考《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喜欢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