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贾琏,王熙凤,赵嬷嬷三人议事,写的是北京的崇祯朝廷灭亡以后,身在南方的福王,马士英,史可法等人商议建立新朝廷的事。
这里的接元妃也就是接大明,将大明江山从北京接回南京。
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
【庚辰侧批:文忠公之嬷。】
贾琏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
【甲戌侧批:一段闲谈中补明多少文章。真是费长房壶中天地也。】
这里有个典故,大概说的都是汉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带闹瘟疫,死了许多人,无法医治。
有一天,一个神奇的老人来到这里,他在一条巷子里开了一个小小药店,门前挂了一个药葫芦,里面盛了药丸,专治这种瘟疫。
这位“壶翁”身怀绝技,乐善好施,凡是有人来求医,老人就从药葫芦里摸出一粒药丸,让患者用温开水冲服。
就这样,喝了这位“壶翁”药的人,一个一个都好了起来。
时有汝南人费长房,见此老翁在人散后便跳入壶中,他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就带了酒菜前去拜访,老翁便邀他同入壶中。
费长房从此随其学道,壶翁尽授其“悬壶济世”之术。
这里用这个典故,就是将《红楼梦》这本书比喻成费长房的葫芦,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葫芦,但是当你进入到葫芦里面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葫芦里面另有一番天地。
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
【甲戌侧批:忽接入此句,不知何意,似属无谓。】
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庚辰侧批:既知舜巡而又说热闹,此妇人女子口头也。】
这里的太祖,自然指朱元璋,舜巡指舜帝南巡,司马迁《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南巡经过的地方有蒲坂,经安邑(山西夏县)南行过黄河,过鸣条(河南封丘东),过宛(今南阳),渡淮河、汉江南行,再经夷陵(今武汉)过江入巴陵(今湖南岳阳),沿湘江南下,至南岳衡山(今湖南衡阳)。之后,再南行至零陵(今广西全州)。
这条路线与明末南撤的路线类似,而明初并没有与这种类似的情况,所以一定是指向了南明的撤退路线,从北京一直撤到广西。
而随着明朝的南撤,书中的老祖宗贾母,也就随着一路南巡了。
我偏没造化赶上。”【庚辰侧批:不用忙,往后看。】
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庚辰侧批:又要瞒人。】
把银子都花的像倘海水似的!说起来……”
凤姐忙接道:【甲戌侧批:又截得好。“忙”字妙!上文“说起来”必未完,粗心看去则说疑团,殊不知正传神处。】
“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甲戌侧批:点出阿凤所有外国奇玩等物。】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