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武林外传最强杂役爱看书吧 > 第166章(第1页)

第166章(第1页)

农民皇帝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笼络天下文人士子,钦定了八股科举的制度。

同时为了提升读书人的积极性,又在制度上给予他们与平民百姓所不曾享有的特权。

因此,在明朝吕秀才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基于社会制度的保障,他也会活的不算太差,可能还比较幸福,即便他只是个落第的秀才。

建国之初,为了保证广大学子们心无旁骛的学习,朱元璋可谓用心良苦。

他下旨出台了给学子们实物奖励的措施,根据《明史食货志六》记载,奖励规格为:“廪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

凡是考上了秀才的,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和鱼肉油盐。

而明代的物价上,10升=1斗,10斗=1石。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福利是终身制的!

即只要秀才的功名一直存在,生命没有终结,这项福利可以永远享有。

但那时并没有冰箱,每天发鱼肉也不利于存放,一直让秀才们吃腌制食品也不利于健康。

于是,这项福利一开始就便没有执行下去,而折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秀才们每人每月可得1两白银的廪膳费。

一个月的补助大约1000元不到,确实不算多,但如果和同时期吃俸禄的官员相比,这个补助其实不算低。

要知道由于朱元璋铁腕制定的反腐倡廉制度,明朝官员的工资远远低于历史上同级别官员的薪资待遇,一个正七品的知县,每月俸禄石或一年45两白银。

实际月收入*188。8*2。5=3525元。

由此可以得知,大约4名秀才的月度补助抵1名知县的月薪,但秀才这1两银子完全是不承担政治风险的税后收入,和知县大人高强度高风险的收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过,朱元璋之后的两百多年间,月银1两的制度一直都没有变过,后世的皇上们完全没有考虑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

因此到了明朝后期,这1两银子连秀才自己吃饱饭都困难,这才有了穷秀才的称呼沿用至今。

同时明朝法律规定:只要成为秀才,可以免户内二丁差役。也就是一人考中秀才,家里两个人的义务工项目就可以免除。

明朝的徭役很重,当时有人推算:如果一个小康之家有二十亩地,不出个秀才,要不了几年,就会倾家荡产……所以吕秀才可以一边赚着政府的补助,一边在同福客栈的里任财务经理,不用担心摊派,还领着双薪,日子自然比烟熏火燎的厨子李大嘴幸福多了。

但这项特权有个弊端,后来考中秀才的人越来越多,底层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最后明末陕西的李自成就揭竿而起了。

李自成的反抗,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枚学渣的逆袭,如果他当时再努力一点,考上个秀才,明王朝的历史会不会因此是另一番走向呢?

这些当然不能用到吕秀才身上。

秀才本身还是对大明充满了希望的,甚至是他这段时间一直以来都没钱,也是因为他没有接受来自朝廷的廪膳费。

这一两银子说多不多,但是说少当然也不少,秀才如此穷困潦倒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了,明初还有规定:一般的秀才、举人、进士就算犯了死罪,可以享有三次豁免权。

后来这条律令随着秀才人数的增多没有执行,但是这些取得功名的学子们还是会受到优待,比如法律规定:对于取得功名的人,是不能用刑的,如果犯了重罪,只能通知当地的教育部门,加以处分。

如果想要用刑,也要先撤销他的功名。

所以当剧中的邢捕头、燕小六在同福客栈里耀武扬威的时候,吕秀才尽管表现出了恐惧的神情,其实那只是配合一下表演,人家心里明白,这只是给这些基层办案人员一个面子,在功名这柄保护伞下,正如那句网络流行语: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除此之外,明朝法律规定:如果秀才家境贫苦的,可以报当地官差免除粮役。

这一项秀才也同样没有选,他一心都是为了减免当地官府的负担,这一点还是很值得许多秀才学习的。

同样的在明朝,以吕轻侯为代表的秀才们还可以在基层文化场所充当文明的使者,参与祭祀、婚丧嫁娶、入学、契约等社会活动,既可以时不时的刷一波存在感,还能在换取一些养家糊口的钱物,只要天下太平,他们的生活,大致还是很幸福的。

读书改变生活,知识创造财富,这中外通吃的真理,流传至今,从未改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