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汉建国以来,刘备时常与霍、葛、法三人深论两汉政治制度的得失。
霍峻除了与刘备痛批无能昏君外,也时常思考季汉应当施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毕竟季汉虽自语复兴汉室,但不代表季汉必须要复行两汉旧制。
霍峻站在历史的长河上,可知三国南北朝前承两汉,后衔隋唐。
在这关键的变革时期,华夏正处于历史上最为混乱的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世家大族互相登场,各国君侯轮番更替,制度不断修正,最终诞生出繁荣昌盛的隋唐帝国。
今时三国被南汉北魏所取代,霍峻作为季汉的执政者之一,深知未来历史发展的潮流,但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他,又时常感觉无从下手。
欲用更利于中央集权的科举制,但无相应的文化土壤。且即便弄出了后世成熟的科举,通过科举而入仕的官吏,除了中枢多是无官可任。
为何无官可任?
无他,两汉时期州郡长官拥有地方人事任命权,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官职的任命权在长官手上。
因而在朝廷官位有限的情况下,州郡辅官的人事权又被地方长官所掌握,朝廷如果采用科举制,必然会产生冗官问题,且部分士人也会倾向被州郡征辟,这样则就形成央地的人才矛盾。
当霍峻明白这点之后,他转而深思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
然欲深究二者不同,需要仔细去思考下察举制为何会出现?
汉承秦制,故西汉早期的官吏,来自于西汉初年的军功集团。当天下承平,军功集团进入衰老期,无后继之人。及至武帝时,因军功集团退出政治舞台,他必须寻找新的一批人才,去担任官吏,维持帝国的运转。
这般之下,汉武帝根据文、景二帝遗留的下来的政治传统,推行察举制,让地方郡国推举出色的人才到中央。故而察举制的本质,实际是中央向地方要人,郡国向朝廷输出人才。
中央作为被接受方,人才质量上非常难把控。郡国不仅是人才提供方,同时还是裁判,拥有评价人才好坏的权利。
当太守与大族勾结,那么则就出现既是裁判者,又是参与者的情况。中央成为受害方,无论人才垃圾与否,他都需要去接受。故而中央为了分别人才高低,唯有内部自我甄别,或是惩治郡守
推举到中央的孝廉到地方任官,必会照顾举荐他的太守子嗣,或是姻亲故旧。几百年下来,必然如树枝般分叉开来,从中央盘踞到地方,这便是两汉门生故吏之现象。
曹氏父子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就是新瓶换旧酒,换汤不换药,且加强了地方士族的话语权。
当司马懿意识到地方权利膨胀,为了增强中央权利,则就把裁判权弄到中枢。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及西晋立国不正,则就形成了盘踞中枢的士族门阀。
科举制,本质上是让中央掌控裁判权,自己成为人才的供应方,及人才接受方。削弱地方在人事权上的话语权,阻止出现门生故吏的现象。
为了让更多人才有官职可任,或是说不让人才被地方官征辟,中央则要将州郡的人事权剥夺走。当地方官无法任命辅官,人才为了出仕,他们或被动,或主动,从全国流向中枢。
当霍峻想通这些内容时,他猛地发现季汉欲推行这一系列制度,其之难度不亚于一番变法,中央到地方要完成收权、集权,剥夺那些州郡长官的人事、推举权。
这些所思内容,霍峻不曾告诉过刘、葛二人,不仅是南汉要以北伐为先,且还因制度超前,暂无具体的行政政策。
当然也与霍峻身份有关,他虽兼领录尚书事,但因大将之故,不敢插手太多尚书台的事。
当刘备欲改孝廉制时,霍峻心思活泛起来,他准备尝试以阳嘉新制为理由,看能否改良季汉的选官制。
是日,霍峻前往至丞相府,与诸葛亮会面。
主堂内,二人隔案而坐,侍女奉上茶水。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仲邈当为稀客,今登府造访,想必有要事与亮相商。”
霍峻笑了笑,问道:“孔明,可知陛下欲让你我整改察举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