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是永生都不会忘记的场景。
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王亮还原着当时的场景:“那种悲痛,是无与伦比的。在那条十里长街上,大鸾同志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伴着主席检阅过多少次解放军部队。”
“曾经,群众们在这里能够看到大鸾同志,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你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然而在那一天,敬爱的总理却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
那一天,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
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够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够停下来。
别走——别走——别走——
我愿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于自己的生命来换周总理的健康!
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
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着他回来。
打鬼子是出于对日本和美帝的仇恨。
但在那历次风波中驱使王亮能够坚持下来的,是这位伟人。
他在,王亮的心里就有一盏明灯。
无论眼前多么黑暗,心里面,永远都是亮堂的。
他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年少的他亲眼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负凌辱却无处说理的现实,中国人敢怒而不敢言。
他并不理解,在中国的地界上,为什么洋人会这么嚣张。
伯父叹了一口气,告诉他:“中华不振啊!”
在课堂上,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的回答十分踊跃。
“为明理而读书。”
“为做官而读书。”
“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
“为社会地位而读书。”
答案一个接一个,但都不令人满意。
他站起来,却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一年,他不过才十三岁。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答案的面前,其它的,都黯然失色了。
只有十三岁的他就已经意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他这么说,后来,也是这么做的,一直到生命的尽头。